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围绕当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介绍了我国工程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讨了日常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的途径,整合课程,综合评估,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测查了2002名新生的适应能力现状。比较并分析了不同群体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人格培育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和研究领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者,明确新生适应能力的维度,并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培养模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经验角度出发,拟对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维度及其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参加某些公务活动选择私车出行具有一定的便利性,私车公用报销问题成为困扰高校财务部门的难题,有时还和私车公养问题相混淆。从私车公养和私车公用的界定、私车公养和私车公用的联系及区别、私车公用在报销制度上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私车公用报销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微观制度层面的研究来推进高校各部门的财务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5.
乡村医生承担着维护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安徽乡村医生数量整体有所增加,但接诊能力比较弱,多不愿留在基层,职业风险无人分担,经济收入和养老待遇低。积极推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乡村医生风险分担机制,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降低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考试要求,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是加强安徽省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适应是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既有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学生适应的现状、适应不良的类型以及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或模式。究其根源,社会宏观环境、学校微观环境的共时性变化,教育制度和人才评价标准、生活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和教养模式的历时性影响,最终造成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失衡和适应不良,并反映在个体自身的行为模式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