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本文用团分析方法就目前已发表的较完备的巡天观测所提供的样本,对类星体分布中的大尺度结构进行了讨论。考虑到谱线证认中存在的选择效应的影响,我们将分析样本限制在红移由1.9—2.5范围内的类星体。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所选两个天区内类星体的分布并非均匀的。类星体的分布中也很可能存在着与星系分布相似的网状结构。这一分布中的结构自然地给出存在巨洞的可能性。在所讨论的两个天区中明显地表现出有可能存在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秒差距数量级的巨洞。这与目前对星系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超越一个个界限。今天,人类的认识不仅超越了地球、太阳系,甚至超越广袤的银河扩展到整个宇宙。今天,凡对科学饶有兴趣的人都知道:我们所在的宇宙正在均匀地膨胀;宇宙早期曾经历高温、高密的状态;宇宙中占绝大多数的轻元素  相似文献   
3.
人们早就知道,天空中那点点繁星实际上是大大小小如太阳那样的发光天体。后来人们又发现,这众多的恒星并非均匀地散布在宇宙空间中。它们构成了各式各样由大量恒星形成的一个个星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一个大约包含有1000亿颗恒星所组成的银河系内。宇宙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由几百个到上千个星系形成的星系团。星系和星系团中除恒星外还有各种状态下的气体物质存在。这类气体也会发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天文学家通过对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