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行为不再是一种线性的耦合模式,而是涉及到系统内多个模块之间的联结和交互行为。大学作为创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学和科研等传统功能外,应进一步强化承担各模块间的媒介作用,从而由简单的知识生产工厂向地区创新中枢跃进。  相似文献   
2.
邵晓梅 《考试周刊》2023,(30):161-16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动手能力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折纸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该活动,幼儿的动手、几何思维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折纸活动能提高幼儿手指活动的灵巧性和准确性,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有利于帮助幼儿构建几何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要为人类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服务.而全社会都必须为教育负责.为教育作出各自的贡献。生活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期间,我深深感到.这一切已不仅仅是理念.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景与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案例区,区别以往基于行政单元和统计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图、土壤图、农用地分等相关数据,构建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平谷区的农用地为评价单元,进行农用地集约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比状况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地形和灌溉等自然本底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基础条件;②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主要处于比较集约和基本集约的水平,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平原和半山区的农用地集约度高于山区.构建基于多元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基于地块水平的农用地集约度评价,是一务可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演进。文章基于参与型大学理论,分析了大学通过改革传统的学术模式,参与社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路径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地位日益突出。本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育要为人类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服务,而全社会都必须为教育负责,为教育作出各自的贡献。生活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期间,我深深感到,这一切已不仅仅是理念,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与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为人类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服务而全社会都必须为教育负责为教育作出各自的贡献生活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期间我深深感到这一切已不仅仅是理念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与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采用1996年~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同期各地类的流向数据,对我国耕地资源8年来变化流向情况及耕地资源增加和减少的来源构成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全国共有9.3%的耕地转移为非耕地,全国耕地转移的速率是平均每年转移1.03%,同期全国共新增耕地2.93%,耕地年平均新增速率是0.33%。综合耕地转移和新增结果,1996年~2004年间全国共12.24%的耕地发生了变化,其年平均变化速率是1.36%。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而耕地增加主要是由于土地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且耕地流向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此外,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加速增长,且以独立工矿用地和城镇扩展占用耕地较严重。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尤为突出,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月卿  王静  崔丽  邵晓梅  张凤荣 《资源科学》2009,31(7):1117-1124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案例区,区别以往基于行政单元和统计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图、土壤图、农用地分等相关数据,构建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平谷区的农用地为评价单元,进行农用地集约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比状况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地形和灌溉等自然本底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基础条件;②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主要处于比较集约和基本集约的水平,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平原和半山区的农用地集约度高于山区。构建基于多元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基于地块水平的农用地集约度评价,是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