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地关系的科学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重大核心领域和内容。纵观人地关系的科学发展历程,从古代人类被动占很大成分、带有古朴辩证法特征的“天人合一”,到现在具有完善唯物辩证法的“可持续发展”,经历了巨大的物质和意识变革。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趋势,是以人类的科学主观能动性为其最大特征的人地逐渐趋向融合的“人地共生”。  相似文献   
2.
基于问卷调查的耕地利用问题感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7个行政村224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调研区近10年来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结论如下:①宅基地和工业建设用地扩展是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撂荒地和坟地占用也不容忽视;②除已经知晓农药施用对耕地及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有不良影响外,大部分受访者对大量化肥、地膜、污水或固体垃圾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均认识不足;③村民对粮食直补政策和水利设施改善均表示欢迎,对地方政府征地仅持默认态度,却对能够消除耕地及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利影响的新型农药或化肥持消极态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4点建议: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规范或约束政府行为;增强耕地资源和基本农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DEM模型和气候学计算的滇南山区太阳总辐射空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成元  许传阳  吴绍洪 《资源科学》2009,31(6):1031-1039
地形和地势引起的温度、热量、水分差异是局地自然地理环境空间格局分异的内因所在,而太阳总辐射是地表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的主要能源,是理解或解释陆地表层格局的重要基本参数。本研究结合太阳总辐射的两种主要气候学计算模式Angstrom模型和Bristow-Campbell模型,以DEM、月均温差、月平均日照百分率以及地理纬度、赤纬等为基础数据,通过潜在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化实现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推算两个过程,成功实现了云南省中南部山地的多年平均1月~12月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化;通过两个有多年太阳总辐射数据的站点实测数据检验,模拟结果良好:各月太阳总辐射平均误差率均小于10%,平均为3.69%;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到其它山地丘陵区的太阳总辐射空间化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