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精萃,而文物古迹、博物馆则是历史文化名城精华的主要核心。历史文化名城的轮廓和风貌之主体,将集中地体现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博物馆事业发展及其水平上,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博事业是确定其城市文化性质及价值的主要依据,文博事业的发展对历  相似文献   
2.
一、儒道相济的美学思想基础 一个人对艺术的认识应该说首先是对生活的认识,对美的追求也应该首先是对生活的追求。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大厦中,谁都承认它有两根坚实的柱石,一根是儒家的,一根是道家的。它们都是从对生活的认识转为对艺术认识的一种升华。纳兰性德成长于这个美学大厦之中,他虽是满族世宦的后裔,但传统的儒道思想却在耳濡目染中始终伴随着他。纳兰思想是一个满汉文化交融、传统思想与鲜明个性相织的结合体。他既有儒家学说中所要求的补社稷、济苍生的一面,同时也有道家学说中追求精神自由,摆脱世俗羁绊的一面。入世用世,“神龙亦见首,不然为腐草,”“激烈感微生,请赋从军诗。”慷慨激昂溢于言表,表现出他不甘寂寞,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和极极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3.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虽称园林,但与一般的园林又有不同之处。在避暑山庄中尽管也有可与苏州园林相媲美的假山池水、玲珑土石、扶疏花木、曲径回廊、亭台馆榭、雄奇寺庙,可它却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是以真山真水胜,颇似杭州西子湖的天然风光。塞外的苍山翠岭,赋予它自然雄浑的气象;能工巧匠的布置点缀,又使它变化万千,美而不俗。避暑山庄的确堪称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当年的康熙决定在这里辟治园林,兴修离宫,也有看好了此地“形势融结,蔚然深秀,古称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多幽曲,兹地实兼美焉”的一方面。山庄中山迥路转,皆成美景,绿水划波,处处佳妙,其风景之优美令人目不暇接。仅以康熙命名的景致就有三十六处,其中多表现为对自然的审美。那么,康熙是从哪些角度来欣赏这些景致的自然美并为之命名的呢?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简略谈谈。 列宁说:“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是人们进行审美认识活动的对象和基础,然而,自然景物中所  相似文献   
4.
困扰县级台新闻节目创优的出路在于创新。县级台新闻节目以创新破局,关键在于新闻节目的题材设计和手法表现上。本文以石狮市广播电视台获奖节目为例,分析了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到新闻节目题材设计和表现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勘探开发水平对资源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的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水平的建议。该研究对优化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明辉 《成人教育》2011,31(4):70-71
夸美纽斯提倡的人本教育、快乐原则、语言文化建设以及师生关系原则,对当代成人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学习动机不足、语言输出质量不高等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如何构建课堂文化,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倡导人本教育的回归,以及新的课堂模式是否适合成人英语教育是文章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石狮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上,石狮广播电视台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冉冉升起,把多姿多彩的声屏节目送进千家万户,奏响广电事业发展史上壮丽的乐章。励精图治谱新篇石狮市广播电视台的前身是1964年创办的晋江县石狮广播分站;1989年5月,石狮市广播电视台成立,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1991年10月,实现全市100个村广播联网,建立90个村级广播室;1992年10月,建立一座300瓦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3次共8小时。1990年9月,石狮市投资300万元正式启动有线电视系统工程,传送12套电视…  相似文献   
8.
根据“木材学”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程组改革实践为例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了“木材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模式,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开辟了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文化发端的早期,远隔重洋的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对自身、世界、宇宙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发现了美。尽管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这时它们对美的认识还是初级的,朦胧的。但是,美是什么?一个事物美的原因何在?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才算得上美?诸如此类的问题,却已久久萦绕在人们的脑际,而回答与解决这些问题是中西方先哲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北宋文化的指导者和推动者,欧阳修(1007—1072)在诸多领域里都有新的开拓。文学史上,他是公认的最早创作“诗话”——诗的随笔和评论的人。 在那部《诗话》中,欧阳修介绍了与他志同道合并常怀敬意的友人梅尧臣的两句诗论: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 然而,欧阳修本人对这一说法并不完全赞同。《诗话》中又说: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