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时间六年级第二学期。教学目标1.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背景,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冬奥会中的数学知识,并借助冬奥“雪花”元素,深化对正六边形的认识。2.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比较、想象、推理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2.
金妤茜  杭瑛 《江苏教育》2022,(25):60-63
<正>大数据时代人们常常需要在某些环境中,对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做出整理、分析、判断和推测,继而做出相应的决策,所以,数据分析观念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  相似文献   
3.
<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统计活动经验。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虽然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包含标题、横轴、纵轴这三个要素。复式统计图都由单式统计图复合而成,折线统计图又可以看作是由条形统计图演变而来。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差不多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翻版,结构相同,环节类似,教学流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数与形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抽象和反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自始至终都贯彻着数形结合思想,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常情况下,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往往偏重于"形"对"数"的作用,也就是利用图形的直观性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一、以"形"引"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完整学习主要包括完整的学习内容、完整的学习过程和完整的学习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着眼于知识内容、学生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的完整,以期真正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边”的角度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初步了解多边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多边形。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思考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乐于合作、交流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例2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复式统计表,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在制作图表、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上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统计经验.并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结构基本一致,都是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包括标题、横轴、纵轴三要素,其中复式统计图由单式统计图复合而成,折线统计图由条形统计图演变而来,它们有着双胞胎般的相似.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4和练一练,第35、36页练习五5~7题。【教学过程】一、自主提问,明确方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2和5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怎么去探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2和5的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4~95页的“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回顾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其推导过程的活动中体会体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感受直柱体体积计算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在整理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推理与判断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时间】六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进一步认识欧拉公式,加深对正多面体的认识,在探究足球半正多面体的空间结构中尝试尺规作图,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在对足球与数学关系的探究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综合的数学应用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