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一、教师的权力 教师权力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运用强制性手段使自己的命令和意图得到贯彻的能力。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过说服、教育、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班干部任免、座位安排、课堂问答等对课堂和班级进行管理等都是教师权力的运作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主要包括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内容,这一理论使我们在加深对素质教育本身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于我国正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一平 《今日科苑》2010,(14):184-185
兵团高等教育在促进兵团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及传承兵团文化与弘扬兵团精神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兵团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兵团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的,它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其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但是,我们同样地不能忽视这么一个事实:我国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校,决定课程实施的不是教育大纲,而是考纲,“考什么,学什么”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共识;学校只抓与升学有关的重点科目,而所谓的“副科”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挤兑;教师只教与考试有关的…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一些相关研究及社会调查来看,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他们在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以及身心健康三个方面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全社会应当积极地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特征知识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一直是现代教育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总的来说,强调“知识教育”的科学主义似乎占了上风,人们普遍倾向于接受这么一种观点: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系统的学科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接受这些知识。这种教育是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定产物,其基本特征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正确、有效地传递和掌握课程知识,其他的教学任务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被看作是建立在课程知识的传递和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在快速地发展。由于多种原因,成人教育尤其是高等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一些滑坡的现象,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注意到,影响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源组织、招生政策、教学管理、师资设备、思想工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待改进。但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当前高等函授教育办学主要存在着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工学矛盾;二是管理不善。那么,产生上述两个根本性问题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工学矛盾是由于函授生绝大多数为在职学习,担负着工…  相似文献   
8.
钟一平  肖辉卫 《华章》2007,(12):197-197
权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的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也必然会有教师权威的存在,但是过度的教师权威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危害性,同时也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教师权威需要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张楚廷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主要包括素质的养成、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内容,这一理论使我们在加深对素质教育本身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于我国正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建设者的,它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其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不可否认,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但是,我们同样地不能忽视这么一个事实:我国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在我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学校,决定课程实施的不是教育大纲,而是考纲,“考什么,学什么”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的共识;学校只抓与升学有关的重点科目,而所谓的“副科”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挤兑:教师只教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同时还常常为争考试复习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以呆读死记和机械训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占领课堂;各种复习资料,节假日补课无限度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大中城市,家教、补习班已成为一些人谋生的手段和职业。在“应试教育”中,考试主导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考试这个教育的子系统完全成了凌驾于学校教育系统上的指挥系统,它完全控制了学校教育包括课程的内容结构、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学校教学管理等,也控制家庭教育,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既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