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粤西与大西南的自然综合体,寻求环北部湾与大西南的大区域开发和发展。对粤西与大西南的联合开发开放的依据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联合开发开放的目标与思路、产业选择与区域布局,从联合开发开放的保障机制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背景分析,说明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优惠政策不能根本说明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理论也不能做出可信的解释,从制度分析入手,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差异,并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采用2001—2015年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前十类商品的出口数据,运用CMS模型进行分航段(东南亚航段、南亚及波斯湾航段、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和分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出口增长来源分解,分析表明: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品竞争力效应占主导地位但贡献度出现下降,市场需求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而商品结构效应阻碍出口但作用微弱.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进口国需求结构存在供需错位,一定程度抑制了出口增长.应在培育主要出口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环北部湾临海产业的选择与布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临海产业要求港口的区位条件、海陆运输条件良好,腹地广阔,依托城市的工业基础良好.环北部湾海岸线长,港口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临海产业的优势.环北部湾在选择发展临海产业方面竞争多于合作,需要通过各地政府协调,培育"环北部湾"意识,制订临海产业发展规划,扩大开发和开放,科学选择布局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滨海电力业、重化工业、船舶制造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促进环北部湾临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经.国风》篇制短小,明确分章,多重章叠句,也有少量不重章的诗篇;屈骚体制中、长篇浑然一体,表面看几乎无章法可言。本文试从其章法的变化规律中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进行了简析,并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把握了命运与方向,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