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和人们的认知方式决定了文化定型的客观存在,文化定型已成为人们在跨文化认知、交际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果善加利用,将有效地推动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陈为春 《科教文汇》2009,(30):251-251,264
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人们无法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但是却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等方法找到其中一些主要因素,社会支持度和文化参与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发现跨文化交际者不同的适应问题和障碍,从而找到克服这些问题和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为春 《科教文汇》2015,(3):143-144
美国境内开设的孔子学院数量已逾90所,作为宣传中国文化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美国孔子学院不仅进行语言和文化课教学,而且举办了众多的旨在推介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对话的主题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体现了孔子学院成立的意义,并通过创新文化活动,在实质上促进了中美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陈为春 《考试周刊》2012,(56):71-72
外语学习是一个跨文化交际及适应的过程,因此文化适应是较为理想的外语学习模式。由于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制约其第二语言的水平,文化适应已被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中,语言交际文化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语构、语义及语用文化的适应水平将直接决定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因而第二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第二语言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文化的差异,汉语新词如“中国梦”、“四个全面”、“任性”等的外文翻译常会带来一些混乱,要想翻译好这些新词,我们必须根据当今时代特点,重点考察新词所处的具体语境,还要不断增强译者自身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专门口语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口语课课程设置和考试的构想,并就如何组织好口语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