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评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一是对能导致未来自由社会的“新技术”的憧憬。这两部分在逻辑上是一致的,都是以技术的自主性观念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尔库塞在对现存科学技术的批判中把目光聚焦于其消极功能上,而对其积极功能存而不论,特别是将科学技术直接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显示了他的观点的偏颇性。马尔库塞建立的“新技术”,割断了与现存技术的联系,又不能给出实现的具体途径,因而难免不沦为一种乌托邦纪想。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施达克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理解。恩格斯在正式评析"费尔巴哈哲学"主题之前,先讨论了"黑格尔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原因在于,恩格斯要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澄清和阐明两个层面的前提:第一,深层的批判前提,费尔巴哈为什么需要施达克保护,为什么施达克通过"唯心主义"的定性就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二,批判的直接前提,既然施达克用来"保护费尔巴哈"的根据是"唯心主义",那么施达克意义上的"唯心主义"是什么,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又是什么。理解了这两个理论前提,就能明白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批判逻辑。  相似文献   
3.
针对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舒尔曼提出回归上帝的思想.我们认为,必须用人文精神来引导科学技术,用价值理性来提升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4.
技术非自主论有两种类型:制度决定论和上帝意义论,它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反对技术的自主论,但它们的思路和归宿又是不同的。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的发展决定着技术的发展,只要建立了一种合理的制度,技术的异化便会消失不见。上帝意义论认为技术的意义都来自于上帝的意义原动力,只要屈从于这种原动力,建立一种有责任的技术,技术就不会再产生负面效应。我们认为,这两种技术非自主论与技术自主论一样,都存在着局限性。技术在相对意义上是自主的,在绝对意义上是不自主的。所以,由科学技术使用方式造成的负面效应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而由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能彻底根除的。  相似文献   
5.
论技术的相对自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自主论和技术非自主论的观点都存在着局限性。本文认为,技术在相对意义上是自主的,在绝对意义上是不自主的。所以,由科学技术使用方式造成的负面效应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而由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能彻底根除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