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在多媒体课堂中,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英语教学中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课件设计课堂.给出关于制作课件和课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有其在哲学发展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主体间性视角看课堂中的主体关系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描述课堂中的各种主体间性,并受到文学中的主体间性启发,提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课文与课文作者应被视为主体,阐述教师在各主体中应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Well一词作为话语标记词时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对翻译造成一定困难。不少学者对其意义和语用功能都进行过一定研究。但具体应该如何翻译未作详细说明。本文通过Nida的功能对等给我们的启示,对well一词的如何翻译作更深入分析,同时对我们跨文化翻译的思路提出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顺应论视角下,语言使用的语境分为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其中语言语境包含篇际制约、篇内衔接和线性结构三个因素。金融文本中的隐喻构成其文本语用风格,也是文本重要衔接词项,因此金融文本中英汉隐喻翻译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语言语境中的篇际制约与篇内衔接两方面。本人通过对现实中的案例分析发现,如果译者对这两方面顺应的意识程度较低,则会导致该领域的一些翻译问题。译者在从事金融文本的英汉隐喻翻译时,应该高度意识顺应金融文本的语言语境,使译文更显专业、流畅。  相似文献   
5.
在多媒体课堂中,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视角,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英语教学中课件制作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课件设计课堂。给出关于制作课件和课堂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新的观念下对精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采用定性研究,总结出了三种新的读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为适应这一变化,教师角色也要发生转变。本文在阐述教师角色的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体验哲学的三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向和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