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伊始,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科学论断哲学意蕴深厚,他不仅指明了解放思想的价值原则、具体路向和价值目标,而且昌明了解放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结合而非移植、扬弃而非颠覆、有序而非无序、理性而非狂热等辩证法内核。解放思想的关键是要在"结合"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这一结合最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以一种对话的视野回救现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性理论及其实践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勇气摆脱了中世纪黑暗统治 ,从自然的束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引下 ,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但同时也导致了个人利益至上主义、技术统治和温和的专制主义。在整个现代性过程中 ,人类在无休止地应付着身外之物的挑战 ,一味地向前而远离实存。与“回到古希腊”或“走出现代性”不同的是 ,我们需要重铸一个“对话性视野” ,从持守“非此即彼”的现代思维范式中走出来 ,“回救”现代性 ,“规劝”现代人 ,建构不同文明或各种文化因子竞相生长的合理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3.
给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信用伦理学意涵,对信用伦理作不同的道德哲学传统历史叙事、穷尽社会信用伦理缺失的道德根源以及显明社会信用伦理现实建构的基本理路都是十分必要的。将“信用”概念释义与使用重新复归到伦理学视野中来,沿着传统的道德思维路向或伦理学方法,透视信用伦理的道德哲学基础,探究社会信用伦理缺失的诱因,找寻信用伦理历史叙事与现实建构的根本途径。在对信用理念作“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两种状态的道德形而上学解读的基础上,尝试着型构信用伦理意涵的“自在自为”的道德生态。  相似文献   
4.
5.
近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的新教伦理那里找到了宗教辩护和伦理的合法性。以韦伯新教伦理为价值原点,把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考量及其伦理学方法统合称之为"后新教伦理",旨在凸显西方宗教与伦理价值渊源的内在关联性,界说新教及其伦理的孕育、发端和发展,窥思信息主义技术范式对新教伦理在形式上的质疑和质料上的强化。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伦理实体中,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发展劳动教育事业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伦理智慧为“精神底蕴”,以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为“精神内核”,以中国革命道德精神为“精神底色”,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规定了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伦理范畴,展现了全民共建共享劳动教育成果的伦理担当。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换新颜举旗定向,为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