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陈胤瑾 《科教文汇》2008,(36):242-243
1926年,穆木天和王独清的两篇相互应和的文章《谭诗》和《再谭诗》以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理论为参照,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象征主义诗论,开启了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理论先河。由于当时社会精神的现实需要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个人气质秉性的影响,他们在接受过程中有自己的选择和扬弃,因此和西方象征主义相比,他们的象征理论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点,本文从“暗示”、“音乐性”和“艺术与社会”三方面论述其接受与变异的“本土化”建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