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印刷业目前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 数字化为印刷工业带来全新的挑战。完全数字化的工作 流程将逐渐成为技术主流,这将使印刷商具有提供从印 前、印刷到印后加工一体化服务的实力,由终端到终端 的印刷产品也由此而生。 因此.仅仅是单纯的高品质产品已不能满足印刷商 的需求了,现在的印刷厂商在选择战略伙伴时,认为供 应商能否提供关于印刷工作流程的既全面又专业化的建 议和协助,远比服务质量、交货时间等传统因素来得更 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或特定科研机构一定的直接资助,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把讨论限制在政府直接性研发补贴的设计和使用上,通过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与企业在直接研发资助中的行为,对事先补贴与事后补贴的最优选择进行了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不客忽视的推动作用,因而成为经济实践与研究的焦点.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区域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地域单元背景下,选择从区域经济发展和知识流动的角度,对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旨在对社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协同定位对高科技产业集群内合作创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有的理论研究表明,协同定位有利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但实证分析却不多见.本文基于系统协同理论对集群内企业协同定位的机理、合作创新行为主体、合作模式以及地域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上海浦东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依据已界定的指标范畴分析数据,总结出目前高科技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活动的现状以及协同定位对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音乐治疗在特殊教育中实施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治疗在发达国家的特殊儿童教育中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为推动音乐治疗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根据多年来在特殊教育学校做该应用课题的体验,作者在本文中对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治疗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6.
7.
企业科技向善作为引导企业与社会共生共益,增进用户价值与社会福祉的商业准则,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尚未系统性构建评价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基于此,本研究从理念文化、行动实践与治理制度三重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同时运用熵值法测算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整体呈现攀升态势,其演进历程可分为初始萌芽阶段、形成共识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三重维度的协同作用;中国企业科技向善水平指数呈现企业异质性、行业异质性特点,这与企业间资源禀赋差异性,行业间在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管理强度不同存在潜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城市科技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莞  谢富纪 《科研管理》2010,31(3):61-67
摘要:从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发展现状看,城市群在经济、技术发展中逐步形成空间层级结构,地理联系对区域空间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空间结构理论在大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提出“城市科技潜力”的概念;其次,介绍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模型--潜力模型,阐述其对大都市圈创新系统中城市科技潜力分析的适用性及扩展;再次,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测算其中各城市的科技潜力并以此划分结构体系。实证结论与政策规划的差异显示,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层级应该是在市场力量支配下形成的,而非由特意的行政区划、政策规划所致。  相似文献   
9.
企业科技向善作为企业实现科技与社会共生、增进社会福祉的重要准则,其重要性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关于触发成熟型和成长型企业科技向善的路径存在何种差异的研究较为滞后。在对已有企业科技向善内涵及触发因素探索系统性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多案例分析提取成熟型和成长型企业科技向善的多重触发因素,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触发成熟型和成长型企业科技向善的异质性组态路径进行深入解析,提出企业愿景与使命引致模式、受众需求引致模式以及技术伦理引致模式是触发成熟型企业科技向善的三大主导路径模式,产品潜在风险引致模式以及技术伦理引致模式是触发成长型企业科技向善的两大主导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受互联网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莫过于传统的印刷媒体业了。国外甚至有观点认为:若干年后,印刷出版业将不复存在。也有人说:印刷媒体将与电子媒体长期并存,电子媒体永远无法代替印刷媒体的地位。印刷媒体及印刷业路在何方,电子媒体前景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