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它受教育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的制约,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汇,是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针对性、激励性等基本特征,教师在正确掌握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情感性、直观性、幽默性、启发性、通俗性、审美性、自控性、个性化等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体罚和精神虐待学生的现象目前仍比较普遍,其表现形式有罚跪、罚站、殴打、谩骂、挖苦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它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损伤学生心灵,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同时还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也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其危害性足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废止体罚和精神虐待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体罚和精神虐待现象存在危害性,其产生的根源有封建主义教育遗毒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作怪,教师、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的错误思想认识。要杜绝它,必须肃清封建遗毒,颁布法规,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水平,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小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社会需要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教育体罚和精神虐待学生的现象目前仍比较普遍,其表现形式有罚跪、罚站、殴打、谩骂、挖苦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它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损伤学生心灵,甚至造成心理疾病,同时还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也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其危害性足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的关注。我们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废止体罚和精神虐待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