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中,昭通地区的改土归流为中国历史发展之大势所趋.雍正朝审时度势,开始了在昭通地区的改流行动.改流初期,雍正朝持谨慎态度,拟对昭通和平改流.随着对昭通土司认识的深入,武力征剿在所难免.乌蒙土司被改流之后,因雍正朝任用流官不当,致使乌蒙复叛,但旋即平定.为保证昭通社会迅速恢复稳定,雍正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使昭通地区的政治格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改流过程中,昭通的归属问题亦提上日程,从便于对昭通地区的改流与善后治理的角度考虑,最终将昭通划归滇省.  相似文献   
2.
马亚辉 《情报探索》2006,(10):123-124
废弃物品也可成为获取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使得垃圾泄密事件层出不穷。文章从垃圾情报源的定义入手,对垃圾情报源的类型、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垃圾泄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是外在于自我的工具性发展和受他人规约的被动式发展,他们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需要的学习材料,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历经长久战乱之后,康熙时期开始恢复社会秩序,振兴文教,广建学宫,倡兴义学,采取各种措施发展教育,并对云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至康熙后期云南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康熙时期的云南教育是为加强对云南社会的思想控制而实行的,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5.
乾隆朝开发云南农业,不遗余力。根据实际,乾隆朝重农功,兴水利,鼓励云南各地开垦弃土、借帑修渠、化瘠为腴,提倡"足食为民生之本计,教稼为王政之先图",并对贫穷百姓施以救济,借给籽种以助春耕,同时关注滇省气候,心系滇农,赈恤灾黎。此外,为了增加农业劳力,乾隆朝甚至淘汰僧道,以充民力。乾隆朝对云南农业的开发,保证了云南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云南人口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乾隆朝于西南地区用兵期间屡有逃兵之事,原因在于带兵将吏军事素质低下,临阵脱逃,致使军心不稳,加之瘴疠等因素的影响,逃兵现象十分严重。为肃明军纪,乾隆朝严缉逃兵,拿获即正典刑,对逃兵案中的冒名顶替者更是严惩不怠;同时对逃兵案中疏职的将吏进行处罚,总督巡抚亦难逃其咎。通过缉拿逃兵,固然维护了封建王朝军队的威严,但亦反映出乾隆朝在军事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致使对逃兵的缉拿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乾隆时期,云南社会情形极其复杂。为加强对云南的治理,乾隆朝非常重视云南官吏的选拔与调补,将品行作为官吏选拔的首要标准,并要求官吏熟悉业务;乾隆朝还破例提拔杰出干练之员担任极边要地的员缺。在选拔官吏之时,乾隆朝详细察看官吏任职期间有无参罚之事。乾隆朝对云南官吏的选拔与调补还具有浓厚的云南特色,因云南多瘴疬之地,选拔与调补官吏多要求服习水土,能耐瘴疬,并深晓云南的边情、夷情,对于不能胜任云南事务的官吏,则改补教职。乾隆朝对云南官吏的选拔与调补对推动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Yunnan officialdom was extremely understaffed in QIAN -Long period, which is very rare in Yunnan histor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Yunnan chieftaincy in YONG - zheng period together with other factors resulted in the crisis of understaffed officials in Yunnan official- dom. QIAN - Long' s government took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achieved good re- sults. The understaffed crisis was greatly alleviated in late QIAN - Long time, which guaranteed the reign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in Yunnan.  相似文献   
9.
改土归流持续数百年之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改交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格局,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迁,且使得土司辖地的社会结构发生重组,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最终在西南地区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地理分布格局。改土归流虽然为中国历史发展之大势所趋。但其中之局限与缺憾亦应引起注意并予以严格批判。  相似文献   
10.
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中,昭通地区的改土归流为中国历史发展之大势所趋。雍正朝审时度势,开始了在昭通地区的改流行动。改流初期,雍正朝持谨慎态度,拟对昭通和平改流。随着对昭通土司认识的深入,武力征剿在所难免。乌蒙土司被改流之后,因雍正朝任用流官不当,致使乌蒙复叛,但旋即平定。为保证昭通社会迅速恢复稳定,雍正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使昭通地区的政治格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改流过程中,昭通的归属问题亦提上日程,从便于对昭通地区的改流与治理的长远角度考虑,最终将昭通划归滇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