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的培训,对于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制约校长管理能力培训的因素主要有脱产培训的时间保证、专业性培训的质量要求等。探索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培训的有效策略是通过管理实践案例提升校长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方法的掌握提高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通过学校发展规划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略思考能力。在校长培训中,以管理能力为中心的培训将是今后培训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峻峡 《成人教育》2011,31(2):34-35
目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结构化测评的普及和应用。通过对有关结构化测评领域的文章进行分类,从中提出重要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在国内外人员招聘和公开选拔,测评都是一个关键环节,而结构化测评是正式的,有指导性的,事先决定了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测评。由于结构化测评的问题都与工作相关,对被测人员而言会更加的公平。与同样具有较高选拔效度的工作抽样和评价中心相比,结构化测评费用更低,花费时间较少而且容易实施。因此,研究结构化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喊,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老师足以听得见)嘀咕:减负啊,老师!弄得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在喊: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学校管理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校长作为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和建设的组织者和决策人,极大地影响着学校科学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在对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起着推动或制约作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自身修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社会总是在对上一个时代的继承和否定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日益进步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形成与旧时代明显不同的新特征。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转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与研究的。 1996年OECD(经济合作组织)的科技发展报告中提出“知识经济”的内涵。所渭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或基于知识的经济(KNOWLEDEG BASED ECONOMY)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或消费)之上的经济,是容纳新技术等经济增长因素并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产增加的一种经济。它是新时代经济形态的根本特征。同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  相似文献   
6.
高峻峡 《成人教育》2009,29(12):55-56
文章主要从“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展开讨论,探索出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以追求校长培训工作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其进行科学评估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意义越来越深远.本文在分析校长培训评估长效机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校长培训评估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要产生比较大的教学效能,就要研究它的制约和影响因素。要探求的规律可以说很多,但本质地讲,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学效能的各个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关系中最佳的结合方式和结合点方面。就是要很好地研究管理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这三个因素和这三个因素相互关系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