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教育与人文知识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晖  高营 《科教文汇》2010,(34):30-31
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为主题,表示人文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走到了当代科学的前沿。人文知识与教育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初步探索了知识观与教育的关系,何谓人文学科知识观,以及人文知识观的本质和使命等方面的内容。在号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人文知识观和人文教育关系到人的素质结构的完善,倘若在人的发展中缺失了人文素质,则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湖北日报》与湖北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的"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2012年元旦开栏,迄今已刊出150期,2013年该栏目还在持续见刊。如此大规模地展示湖北作家"星汉灿烂"的群体形象,在《湖北日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都是一件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3.
4.
显然,《今晚蓬嚓嚓》(载《上海文学》1991年第12期)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幽默,是以幽默的语调叙述的一个幽默的故事。作品可以说是纯粹的叙述,几乎没有描写的词句,而且,叙述者总是站在前台,讲述“我们单位”在一段时间里发生的故事,绘声绘色。由是,作品的风貌便直接呈现出叙述者的主体情态。首先,叙述者对所叙述的生活内容已有充分的体察和感悟,在主观上,他对所述之生活现象已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他的叙述便进入了一种静观的层次,故事的发展将整个儿笼罩于主体的理性观照之中,现实的斑烂,人事的纷纭,都为叙述主体的理性之光所洞照,几近透明。于是,在叙述  相似文献   
5.
高营  高晓晖 《科教文汇》2010,(33):16-16,23
实践课程观、探究教学这些在当代正在使用并且还将得以发展的话语,施瓦布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可以说他引导了课程领域的一场变革。但是他的贡献并不仅限于此,课程慎思是他对课程领域的又一重大贡献。本文主要简述课程慎思思想的理念,在分析我国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对课程慎思带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