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我国“十五”至“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它的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采取设立固定监测点和,隘时监测点,建立简易水土流失小区观测场,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进行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的多次对比监测,得出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萤进行水土保持评价与分析。以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支线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为例,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手段、成果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为:由于该区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和鲁西南平原,四条支线主要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管道施工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不明显;管道穿越平原区的地貌恢复较好,穿越低山丘陵区的地貌及植被恢复较差,需加大人工植被的建设力度;西气东输工程按水土保持监测方案落实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巨大财氧目前全世界97%的粮食生产依赖于土壤。在黄土高原地区64.87万km2中,北部风沙肆虐,西部边缘地区冻融危害,其余大部分地区水蚀剧烈,区内共有水土流失面积47.2万km2,占该区总面积的72.77%,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t。土壤侵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对造成土壤侵蚀的历史条件、人类活动、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扼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的形式,简述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讨论了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提出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1)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2)利用土地,发展温饱工程。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发展小流域经济,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开发治理;(4)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巩固治理成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