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职院校重在培育高技能的人才,而高技能的人才需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教师的神圣使命,是高素质技能人才输出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广东省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犯罪的比率越来越高,犯罪形式复杂化、多样化、智能化、残忍化。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中一些不良的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对边疆民族地区414名乡村教师和159名城镇教师的物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物质生活状态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乡村教师对住房、生活环境及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城镇教师。在社会支持方面,乡村教师的主观支持感受明显差于城镇教师,乡村教师可以通过改善主观支持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弹性量表(CD-RISC)对广东省两所高职院校的200名“双师型”教师进行整体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双师型”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坚韧、力量、乐观上的得分均高于“非双师型”教师;(2)除了41-46岁这个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外,其余不同年龄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在心理弹性上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3)不同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在心理弹性的坚韧维度上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现象;在力量维度上呈现递增的趋势;在乐观维度上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势头;(4)文科艺术类的“双师型”教师在心理弹性的三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理工科类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弹性量表及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160名“双师型”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双师型”教师心理弹性及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女教师的心理弹性优于男教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教师在工作成就归因及人际关系归因都倾向于外控;“双师型”教师的心理弹性各维度与归因方式的各维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坚韧、力量对工作成就归因的努力因素有正向预测作用;坚韧对人际关系归因的努力因素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乐观维度对工作成就归因的能力、运气及背景因素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人际关系归因的能力及运气因素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德宏州571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城镇教师还是乡村教师,在遇到挫折和压力的时候都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城镇教师和乡村教师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均存在性别差异;城镇中学与小学教师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与小学教师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上都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