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80后"辅导员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有着特有的"80后"群体特征:自我权威意识强烈、工作高强高压、理想与现实脱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职业倦怠逐渐表露.面对家庭的责任、生活的烦恼、工作的艰辛,通过"三生教育"理论学习、以流行文化为依托、学习身边的榜样等方式开展自我"三生教育"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在煤矿得到了全面推广和迅速发展,并且涉及到煤矿安全的各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辅导员要将管理学的刚性和心理学的柔性完美结合,对作弊行为的惩罚既要做到及时恰当,又要对作弊学生进行人性化关怀,同时借题发挥,以点及面,深入挖掘作弊事件的教育意义,教育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肇源县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肇源县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超过了我国中学生平均年体育消费水平;肇源县中学生的体育消费与父母的收入呈正相关;肇源县中学生在运动服装上的消费呈较高的上升趋势,相应媒介物消费呈较低水平。通过对肇源县中学生体育消费调查研究,可以准确的分析中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为正确引导中学生体育消费,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鲍俊杰 《考试周刊》2011,(47):202-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通过在新生适应性教育、就业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方面将三生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作家,他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人和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刘震云的写实小说《一地鸡毛》,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并揭示了知识分子在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价值取向失控,这本小说着重展示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
鲍俊杰 《文教资料》2011,(20):168-170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已成为现今大学校园的主体人群,"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包容学生是做好心理工作的前提,"三生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成为"网络辅导员"是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机遇,提高心理工作技能是预防心理危机的主要途径,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做好心理工作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应通过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协作加强正面引导,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手机文化氛围,使手机文化成为大学校园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9.
鲍俊杰  薛莲 《文教资料》2014,(15):137-138
从大学新生的内在情感入手,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新特点,开展以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核心的“四感”入学教育,能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长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