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准军是继湘军后建立的清朝非竖制兵,是继湘军之后晚清勇营的又一支重要武装,其制度基本仿照湘军,它的建立标志中国近代勇营兵制的发展和兴盛。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淮军既是湘军的继续发展,又是北洋新军的前身,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黄细嘉 《寻根》2005,(6):22-26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婚姻对于成年男女来说具有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婚姻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是家庭和子嗣合法存在的基础,而且婚姻的缔结也直接影响到一个宗族系统的发达与否。所以婚姻虽然是好事,但在其缔结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力量甚或某种神秘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团练在清代官书中又被称为乡兵、乡勇。清统治者将团练、积谷和保甲同列为“地方应办事宜”。作为清朝政府利用绅士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它成为清王朝维持地方治安的主要工具。 近代以后,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兴起和发展,团练这种组织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盛极一时,其性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为近代湘、淮勇营兵制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庆旅游资源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发展节庆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和发展旅游业具有着重用意义。本文给出了节庆旅游的概念,指出了节庆旅游的作用,并对我国发展节庆旅游做了具体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庆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细嘉 《历史档案》1999,(2):103-105
对大多数人来说,邹凌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历史人物,因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让人永远铭记,没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令人钦羡倾倒。但是,当我在《江康年师友书札》一书中读到关干他的生平和著述的介绍,再经考证诸史后,一个中西兼融的学者和改革创新的活动家的形象便隐隐约约地映上了我的眼帘。“邹凌瀚,原名肇元,字殿书,一字白潜,又字公之瑜,江西安高县人,凌沅堂兄。生卒年不详。清增贡生,候选员外郎。曾捐款创办《时务报》,并充该报记者;又曾参与发起戒缠足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江西创设励志学会。戊戌政变后,经理…  相似文献   
6.
论环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鄱阳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鄱阳湖区拥有大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环鄱阳湖区的旅游开发,以实现共享资源、共铸形象、共造品牌.在旅游开发区域合作的框架下,环鄱阳湖区旅游资源开发实施开发建设联动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区域产品网络化、经营管理科技化战略,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型的产业联动和开发机制下的管理创新等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中期后,随着太平天国大规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清朝军队存在着两个重大问题急需解决。一是如何处置湘淮兵勇,改变“勇涨兵消”的局面,设法振兴清朝经制部队;二是如何变革清朝军事制度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担当起抵制侵略、巩固国防、维护统治的任务。为此,清政府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区扶贫方式正逐渐由“救济型”向“开发型”转变。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红色旅游逐渐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在区域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区发展路径的分析,发现革命老区虽然经济滞后,却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历史资源和后发优势,红色旅游可以成为老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文章选取瑞金为个案,着力探讨了老区发展与红色旅游的关联性,充分论证了旅游扶贫相关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接着从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的驱动效应,老区发展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形式两个维度,提出了革命老区发展与红色旅游相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式,建议老区应做好红色旅游的产业定位,寻求优良的发展模式,以红色旅游为抓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独特的地理环境、美丽的山水风光、纯朴的客家风俗、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无一不蕴藏着兴国山歌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无穷潜力。2023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强调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非遗与旅游融合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产品、产业、开发、管理、人才、环境等层面存在发展瓶颈和问题,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乡村旅游可在“美丽中国”战略的视野下,基于“美丽”、“生态”、“和谐”等理念,从建设美丽乡村、培育美丽产业、创建美丽生活、塑造美丽农民四大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