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高技术企业效用扩散进行了界定,它包括技术扩散、管理扩散和文化扩散三部分;进而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效用扩散的性质;最后,根据政府在扩散中的作用提出了政府支持扩散模式与无政府支持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裹挟着新的话语方式、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从而滋生出各种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为止,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界定明显倾向于传播的发起者与接收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新媒体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纸媒等传统媒介形式,接受"短、精、碎"的新媒体语境,发着微信、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在种种现象的背后,除了信息科技发达恰好迎合了年轻一代时间紧凑、碎片阅读习惯这一显著原因之外,后现代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后现代语境下考量和重新审视新媒体以及其派生物微电影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影响民营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资金、政府政策、市场环境、技术、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为民营资本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和专业化人才,是除却政府优惠政策以外吸引民营资本投资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4.
齐园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78-83,108
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使传统的C-D生产函数在对中国工业的经济增长分析中失效,以北京工业为例,选取1996-2009年数据,基于改进的生产函数,建立了测量各要素贡献率的最优模型,并实证分析北京工业的经济增长源泉,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平均贡献率为50.51%,且以2002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其中"九五"时期的均值为最高,2002-2004年间波动幅度高达1000%,剔除其中波动较大的年份,北京工业的技术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5.
北京高技术产业高投入的资源转化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是发展中亟待回答的问题。基于因子分析与DEA模型的二步法实证研究1996—2010年间北京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其中基于文献研究和因子分析降维建立指标,基于DEA的Malmquist和C2R模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二步法的可行性。在全国各地区的样本中,北京自1999年一直为DEA有效,15年间平均增长0.2%,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并对东部无效率的地区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提出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齐园  张永安 《软科学》2016,(11):54-60
以北京为样本,基于三次产业PM2.5排放数据的研究,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结构演变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减排效应来源于三条路径:调整高能耗部门的直接减排效应;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升级产生的间接技术减排效应;以中高技术产业规模增长促使经济增长与PM2.5排放脱钩,产生的规模减排效应。基于样本三种情景下的工业结构演变效应,提出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与PM2.5排放演变的三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7.
罗辛顿·米斯垂是一位印度裔的流散作家,存《费洛查拜格的故事》中着重表现的是人物仵情感上对印度母固的眷恋和温情.从而把移民解释为“身体”移民,也就是一种移民者仅仅表现为身体位置的移动.作情感上依然归属于自已的母固。  相似文献   
8.
齐园 《世界文化》2002,(1):12-13
1828年,雨果与书商戈斯兰签定协议,答应为他写一部华特·司各特式的小说。从那天起直到“七月革命”,一向创作热情高涨的雨果却千方百计地逃避这个协议,或者说至少是在有意推迟。看过《巴黎圣母院》以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作家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一部小说只有在复辟王朝崩溃时才具有完整、成熟的契机。1831年1月初,雨果在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作品。实际上,三年前雨果已经在搜集相关的资料。他读了许多的编年史,历史书,清册和证书,看过巴黎一些旧址的遗迹,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15世纪的…  相似文献   
9.
齐园 《世界文化》2006,(8):20-21
在当今世界上,萨尔曼·拉什迪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他一直被看作当代英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是“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又有人把他和奈保尔、石黑一雄并称是英国文坛上的“移民三雄”。《午夜的孩子》是拉什迪的代表作,小说的构思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奇思怪想。主人公萨利姆与另一位潜在主人公湿婆以及一群和他们一样具有超能力的孩子们同时出生在印度独立日的午夜。故事发生在萨利姆和湿婆被互换了身份之后,主要内容叙述的是萨利姆成为斯奈家族成员之后的家族历史和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因此,有评论认为拉什迪继承了欧洲的…  相似文献   
10.
在后殖民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形象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应该扩展为"异质文化形象"研究。后殖民主义作家所接受的文化已不单纯是母国文化,他们笔下的母国形象既不属于自塑的传统形象学,也不属于他塑的异国形象范畴,而属于异质文化形象。它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出后殖民文化的混杂性、矛盾性,是作者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体现,是后殖民文化混杂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