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常清静经》,全文仅四百多字,去掉经末的题为"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的评语,则不到四百字。但是该经言简意赅,以"清静"为其主要思想,继承并发展了早期道家,包括老庄、列子、《易经》等人或经典的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该经虽然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同时也吸收并借鉴了佛教的一些思想和名词,尤其是其中"空"的理念,这也成为该经"遣欲观空"的主要思想。该经认为,如果人能达到清  相似文献   
2.
民乐合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演奏、音乐审美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素质与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情感,为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奠基,天然附着思政教育的基因。民乐合奏教学落实思政教育的基本思路有:选择的作品需是具有极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料经典”,做到技能训练落实要点、精神引领润物无声,并在互动学习平台不断丰富“同向同行”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正《太上感应篇》被认为中国古代第一善书,"善书之首"。该书仅仅一千二百余字,起句假借太上之口总领全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书中列举了人们日常行为中的善举与恶行,并且说明这些行为能感应的善恶报应,对于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中内容明显继承了《抱朴子》等道教经典的内容,乃至于一些学者不客气地使用了"抄袭"二字。该经虽属于道教经文,其中的忠孝友悌等儒家思想却十分明显,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该经为儒士所作,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