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3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步行到大理     
儿时,见到亲眷送给母亲的一架屏风,约两尺见方,中间镶嵌着一块椭圆形石板,板面上有淡出淡入、黑白相间的图画,画中也有几处点染着浓墨重彩,像是丹青大师的杰作,但却无大师落款.  相似文献   
2.
大理忆旧     
我不善品茶,也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不过在大理生活了几十年,最难忘的还是过去在大理喝茶的那些旧事. 茶事回忆 最近浏览电视,屏幕上跳出一个广告:“竹叶青平常心.”我以为是在说茶的,仔细一看,却是“竹叶青”酒的广告词.  相似文献   
3.
一西南夷纺织 说到扎染前,首先必须说说纺织.因为没有纺织也就没有布帛、丝锦,没有了诸如此类的载体,也就不可能有在载体上的任何涂染的美术工艺.  相似文献   
4.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09,(Z1):10-11
1949年12月9日,原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和平起义,大理、凤仪也分别张贴了有关布告,至此,大理、凤仪解放。同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七支队35团进驻下关,1950年元旦,  相似文献   
5.
刘傅森 《大理文化》2009,(Z1):20-2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眼,国庆60周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庆53周年已然过去。回眸一顾,往事仍历历在目。大理白族自治州筹建工作始于1955年岁末。是时,我供职于大理专员公署。组织上指定一批干部参加建州筹备委员会工作,我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6.
感通雨茶     
晚春的一天,天气晴朗,与远方友人老丁相约,上大理点苍山圣应峰东麓的感通寺去.   老丁是初上此寺,我是多次常客了.我们在大理七里桥公交车站下车,立刻就有几辆小马车来拉客.……  相似文献   
7.
搭车 沿着滇缅公路、盘旋于滇西大山间的公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来回了.眼下想起的这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那时,我还很年轻,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大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嘉年华. 我要去的这个云岭大山怀抱中的云龙县城,只有一条刚修好的毛路可通,还上不了汽车.不过还好,小县县城距昆(明)畹(町)公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的路段)边一个叫做大栗树的站口只有六十来华里,如果能找得到去保山的车子,顺搭到大栗树,下车后再顺着正在修的毛路徒步走一天,就可以进到云龙县城了.  相似文献   
8.
海舌     
三百里浩浩洱海的北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带状沙洲浮于海浪波涛之上.它东、西、北三面环海,南与茶马古道重镇大理喜洲的湿地滩头毗连.朝北边的沙洲呈细长舌状伸入洱海之中,这就是"海舌".……  相似文献   
9.
疯僧     
茶醉 晚霞铺天,层林尽染,巡山归来,已是夕阳晚照了. 此时,我们个个口干舌燥,又渴又累,饥肠辘辘,哪还有心思去欣赏鸡足山的夕照美景,只盼快些回到家里喝口热茶,吃一顿淡饭野菜,那才是人世间最美的事哩!  相似文献   
10.
斗室随笔     
笔和电脑我大半生都是用笔写作。最初是用毛笔写在无行无格的"贡川纸"(四川自贡生产的一种毛笔书写土纸)或干净的包装纸上,写的是从右到左的直行繁体楷书,完成一篇千字文既费时又费力。建国后,渐渐地使用钢笔了。我用的是那种蘸墨水的钢笔,每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