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冶赋》译□华觉明游战洪《大冶赋》是宋代著名学者洪咨夔《平斋文集》的开卷之作,是矿冶史上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全赋仅2701字,却高度概括地记述了上古冶金史料,金、银、铜的采冶,铸钱工艺,矿冶机构的设置与分布等,从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煤,焦炭,球团和烧结技术在中国用于冶金的起始年代,特别是炼银和炼铜时所用团块技术,有可能朔到更早的时期,其成就是非常卓越的,并是大规模冶炼铜,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熬盐的铁质容器称为铁Ban,铁锅,其制作方法,分见于《熬波图咏》《菽图杂记》和《天工开物》,其中以《熬波图咏》所记最为翔实,大Ban需生铁一,二万斤,由10余片拼合盛开有,再用草灰,生灰和卤水弥缝,属大型铸件的拼接法,实物曾于江苏南通出土。该文经考证,认为熬盐铁Ban的推广应用当在西汉武帝年间,其最早使用或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4.
华觉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19-1326
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不可或缺之举。因此,传统工艺的学科建设成为当前亟待研究与开展的工作。为此,中国科学院于1996年启动了编撰《中国传统工艺全集》这一重大研究项目,经20年的努力,于2017年刊行了第一、二辑的20卷。作为成系列的文献性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术界予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建设。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名全而实不全,于技艺与经济、人文的关系及互动失之过简。因此,有必要修订和扩编。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与文化和旅游部的关怀与支持下,《全集》的修订、补编和续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二十四大发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足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相似文献   
6.
1.粟作和稻作。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距今约一万年的农业革命以谷物种植为主干,对中国上古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北方地区早期以粟黍(sùshǔ)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水稻为主,两者都原产于我国。2.蚕桑和丝织。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技艺之始创是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与黄帝时代相当。作为蚕桑丝织的母国,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南荆扬,北鼓镫──商周铜料产地揭秘,兼论中华文明的起源华觉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据有重要地位的商周青铜文化,是以大量铸作精美绝伦的彝器为特征的。倨估计,历年出土和传世的商周札器和乐器已不下丙万余件。以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群为例,包括和铜构在内,耗铜量达5吨之多...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的铜钱铸造在唐代以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即改用砂质铸型,以母钱为模,由于其工效高,质量好,一直沿用到清末,该文对这一工艺的发生发,展作了论述,并根据朱寅华所作造型工艺模拟试验,认为它应属于砂型铸造的范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