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各国文化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古代汉字,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是以描绘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创制。人是活动的主体,人形则是文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字发展过程中,人形不仅可以用来描绘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也可以具有抽象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2.
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四方面对"多元一体"格局下增强藏族对中华民族认同感研究进行述评,以期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筑牢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尊重历史传统,立足现实国情,以“中国视角”来进行民族理论研究,是推动我国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基本前提。该文在梳理近现代中国学人在民族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演变及民族识别工作情况,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发展、继承创新进行综述,强调以“中国视角”来进行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在推动各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因上世纪汉字字形简化,鬥争的“鬥”被简化为“斗”字,与古代表酒器和量度单位的“斗”相混淆,致使“斗”字现在多音多义,造成人们在读音方面有时难免困惑。如岑参的唐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有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学界一般译为“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唐诗鉴赏词典》中余恕诚赏析“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时并无“斗酒”音义注解,《高适岑参诗选译》中谢楚发的译释亦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