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涅槃学派是传承、研习《大般涅槃经》而形成的一个学系。涅槃学派的传承以道生为第一人,但是其形成始于两晋时代的三大系统:鸠摩罗什、庐山慧远、昙无谶为首的学术团体。南朝许多著名涅槃师,如道生、慧叡、慧观、慧严等曾习于鸠摩罗什、庐山慧远,他们对"涅槃"的理解,影响了南朝的涅槃学派。而通过详细考察道生的生平与著作,可以认为《十四科义》应该是指除《法华经义疏》、《维摩经义疏》、《泥洹经义疏》、《大般涅槃经疏》、《小品经义疏》以外的其他十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初唐佛道论争中的主要思想论题.随着这一义理论争的深入,道教在回应佛教批判的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的思维方式,并对佛教的相关重要概念加以改造利用,从而将“道法自然”的解释提高到“重玄学”的高度,使得其理论思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争辩的过程中,佛教对“道法自然”的解释也随之不断深入,如澄观以“一真法界”来解释“众妙”,宗密以“法界”来解释“从本降迹”和“摄迹还本”等,都说明佛教界也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来融会贯通老庄思想.通过详细考察初唐佛道二教对“道法自然”的不同理解、争辩的过程,以及这场论争终止于唐玄宗御注《老子疏》的经过,可以说明道教重玄学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及佛教对道教“道法自然”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净土教理史上,法照大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南宋宗晓“六祖说”和志磐“七祖说”中分别被尊为净土三祖和四祖,并且有“后善导”的尊称。日本学者读本善隆说:“法照可以与唐太宗、高宗时代的善导相提并论,是代宗、德宗时代唐净土教史上的杰出代表。”①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4.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涅椠学派是传承、研习《大般涅椠经》而形成的一个学系。刘宋时代的涅榘学派,以道生为渊源,所以涅榘师多出于道生系统;由于顿悟、渐悟的争论,慧观门下亦俊杰辈出。道生、慧观门下对《大般涅榘经》的研究,促进顿渐兼容思想在南朝佛教的流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