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學界一般將熊十力和梁漱溟、張君觔齊列,作為現代新儒家的第一代代表,而從學術交流和思想支援來看,我們更傾向於把熊、梁與馬一浮放在一起來考察.  相似文献   
2.
古籍整理的三种境地景海峰(深圳大学副教授):我国古代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举世罕匹。早在西汉,太史公论先秦六家之要旨,于儒已有“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之感叹。下及两千余年,丰富的历代文献、发达的校仇董理之学、难以计数的经籍大师……这一切足以...  相似文献   
3.
钱穆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口述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做了全新的阐释和高度的概括,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①此言一出,激起一片思想涟漪,反响热烈,应和者众。季羡林说:"一个像钱宾四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在漫长的生命中,对这个命题最后达到的认识,实在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有不少好东西,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去发扬光大,‘天人合一’就属於这个范畴。"②李慎之、蔡尚思、周汝昌等著名学者也纷纷做出回应,杜维明更是将这篇文章称作"证道书",与宋儒张载的《西铭》相媲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大陆学界相对沉寂,各种思想观念还处在一片  相似文献   
4.
基层有多远     
本文结合中国广播联盟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的积极探索和一些基层的编采经验,探析新闻界有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明确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出发点是对媒体职能的再认识,"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报道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时期媒体属性中需要坚持和明确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5.
景海峰 《中国文化》2010,(1):86-105
<正>学界一般将熊十力和梁漱溟、张君劢齐列,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代表,而从学术交流和思想支援来看,我们更倾向于把熊、梁与马一浮放在一起来考察。这是因为熊十力与张氏的关系甚为疏远,学问上无多往来,思想方面更谈不上声应气求,  相似文献   
6.
儒家經典的形成、傳衍和流布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不斷的詮釋性積纍中,文本的内藴逐漸豐厚化,其所傳達的意義也因理解和解釋的多樣性而不斷地擴展、彌散、乃至歧出,形成了包容深廣、意味無窮的思想原核。而各文本之間内容的分際與呼應,又使得這些意義在廣闊的詮解空間中處在不停的游弋和變换狀態,從而形成了更爲複雜的穿插、叠加或衝撞的思想效應。作爲觀念“原意”的發散源和後人  相似文献   
7.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构建和谐教学环境、革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合理的考评机制、增加工程化实践机会等方面对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