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赵志田创作的大型画卷《烽火太行》,其纵145厘米,横2141厘米,描绘了抗日战争期间太行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直至胜利的情景。创作《烽火太行》时,赵志田已经65岁,《烽火太行》无疑是其一生的思想积累、艺术积累和生活积累的浓缩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感情、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紫军 《出版经济》2004,(6):56-59
<波斯经典文库>共收入菲尔多西、萨迪等六位波斯诗人的十八卷诗集,笔者曾参加其中两卷的翻译工作.江泽民主席于2002年四月访问伊朗时,将该书作为国礼赠伊朗总统哈塔米,两人并分别在两套书的几册书上签字,一套留在伊朗,一套带回国内,存于国家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3.
在红学史上出现过三个主要学派——索隐派、考证派自传说和评论派.出现过两次转折;第一次在1921至1922年,蔡元与胡适进行过一次学术争论.他们实际上各自代表了索隐派和考证派自传说.经过这场争论后,考证派自传说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次是在1954年,对俞平伯的红学观点进行了批判.此后,评认论派占据主导地位.事隔三十年后,历史已对俞平伯,也包括对胡适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如 1986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在庆贺俞平  相似文献   
4.
1955年,在中国青年美术展上,时年25岁的杨先让的木刻版画《出圈》脱颖而出。从此,这位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的毕业生便迷上了版画艺术,那以后他拿刻刀的时间远远多于拿画笔的时间,从而创作出一幅幅精彩的版画,迄今50年了。通过举办于2005年5月的《杨先让木刻版画回顾展》,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创作竟与共和国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