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一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天下州郡以年号为名各建一大寺,南北各地纷纷奉诏建寺,苏州、杭州、泉州、扬州、邢州、宣州等地创建(或由本地古寺改名)的开元寺,香火尤盛,有些至今犹存。原本归辖于益州的"汉州"(今四川广汉,武则天时代置州)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创建开元寺。此  相似文献   
2.
肖伊绯 《寻根》2020,(2):13-21
1910年冬:震惊中外的东北鼠疫大暴发所谓“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中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鼠疫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此可将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并在人际间相互感染的快速传播网络。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且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因染疫身亡者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又有“黑死病”之称。  相似文献   
3.
肖伊绯 《寻根》2013,(2):65-73
在中国俗文化话语中,"母夜叉"往往用来形容凶狠彪悍的成年女子。无疑,这个词汇大多数情境下都属贬义,与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形成鲜明对比。《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仅有的三名女性之一——"母夜叉"孙二娘,就以开黑店、劫杀商客、做人肉包子等凶悍行径而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4.
蒋星煜所著《中国戏曲史钩沉》中《范文若的生平与<博山堂三种>》一文出现了四处学术错误与论述偏差,笔者通过对《博山堂三种》原刊本研究、对《南词新谱》、《玄雪谱》、《歌林拾翠》、《媚幽阁文娱》等明末戏曲及小品文选集的辑佚与比较研究,对蒋文中的错误与偏差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5.
在1929年5月出版的《北洋画报》第319期和320期上,连续影印刊载了一篇康有为的“飞行诗”手迹。当时,康有为已逝世两年之久。这幅手迹刊出,不禁又令世人再次忆起这位当时的先锋人物。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1858年至1927年),一生以维新变革为己任,时时标新立异、处处敢于争先。  相似文献   
6.
肖伊绯 《寻根》2012,(1):84-88
我收藏有一套1924年中华书局印制的《淮南集证》,翻检之余,意外地发现,这套书的每册封底内页上,都印制着中华书局当年的书籍广告。全套十册,除了最后一册为版权页面之外,其余九册均刊载有各式书籍广告,只有一种重复,共计八种。  相似文献   
7.
肖伊绯 《寻根》2014,(6):53-55
"郑麐"这个名字,逐渐在所谓"读书界"略有提及,完全是带着一种玩赏态度开始的。起因只是郑氏有数款较早期印制的藏书票被发现,被称誉为中国藏书票先行者云云。但至今对于这位"先行者",我们却连他的生卒年都没有搞清楚。关于郑氏,目前所知其生平事略仅如此:郑麐,字相衡,广东潮阳人。20世纪初留学欧美,先在哈佛学习哲学,继就学牛津研究历史,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8.
肖伊绯 《寻根》2014,(1):113-119
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自传之一,令后世无数读者无限追怀。迄今为止,这本自传已经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乃至日本等地再版、重印、增订多次,仅就胡适生前出版过的版本考察,  相似文献   
9.
正字库塔,亦称为惜字楼、焚字库、焚纸楼。台湾多称圣迹亭,四川则称字库塔、文风塔、文峰塔等,客家地区称敬字亭。与用于烧金银纸的金炉不同,字库塔是用于烧毁书有文字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在四川,字库塔的存在还有着匡护一地文风、持守当地风水等多重祈福祝祷的功能。字库塔外形酷似佛塔,在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佛教教义与佛教建筑精神,点缀着中国南北各地。它星罗棋布于中国民众的基层场域中,发挥着弘扬教  相似文献   
10.
肖伊绯 《寻根》2021,(3):34-40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道理浅显而朴实,是中国民众希求平安、倡导和谐的基本诉求之一.解冤祈福的行为在民间流传已久,往往依附于各类佛教、道教信仰的祈祷形式之中."解冤结"信仰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独立的偶像崇拜,应肇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佛教经典《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至北宋时基本形成了所谓的"解冤结菩萨"信仰,并一度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