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甲午战败后,学会与报刊盛行,张之洞一开始对此是支持的:他对康有为倡办与主持的京师强学会与上海强学会都给予了实际的帮助;上海的《时务报》、湖南的《湘学报》以及上海的《农学报》,张之洞皆下令用官款订阅,分送湖北省内的官衙书院,以能在湖北输入新思想。①然当时的《时务报》以梁启超为主笔,《湘学报》又深感康、梁的影响,张之洞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一大战略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改名天京.对此,有人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战略错误,他们不应当在南京停留下来,而应以大军北征,攻占北京,一举推翻清政权.也有人认为,定都天京并不错,如以大军北征,因兵力、粮草困难而将难以成功;他们应以全力经营南中国,建立江南根据地,再图北进,走朱元璋的道路.对此,我持前一种看法.一大军北征胜利之可能太平天国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腐朽没落  相似文献   
3.
1842年的吴淞之战,是鸦片战争后期的一次重要战斗。以往的研究大体得出下列结论:1、由裕谦、陈化成等主持修筑的防御体系是适当的,战斗是有可能取胜的;2、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带兵增援的两江总督牛鉴和驻守小沙背的徐州镇总兵王志元临阵脱逃,致使在吴淞西炮台激战的陈化成部后援不继,背腹受敌。笔者的研究,得出了与此不同的看法,论述于下,就教于各位师友。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军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国自1912年至1949年,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三个时期。其军制概况如下: 一、中央军事机构民国初期,仿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形式,建立起中央军事机构。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统率全国军队,设立了陆军部、海军部,分掌陆、海军军事行政事务,设立了参谋本部,掌军令事宜,但机构大都不健全。南京临时政府只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许多关于鸦片战争的论著均称鸦片战争之初,由于林则徐在广州整顿军务,严加设防,英军无隙可击,不敢进攻,只得北上侵扰;而英军到达厦门时,又因为邓廷桢已加强了厦门防务,英舰五艘往攻而不克.这种说法,我以为是不正确的.先谈广州.林则徐主持广东军务时,英军并无进攻广州之计划.1840年6月21日,从印度开来的  相似文献   
6.
拜读林增平教授的《近代湖湘文化试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获益非浅。林先生所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湘籍人士在中国的崭露,湖南在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省份,皆为有理有力之论。特别是移民对湖南的作用一章,考据充分,论证完美,读之令人信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地研究该区域的政治乃至全国的政治,林先生的论文的意义也是重大而又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茅海建 《中国文化》2022,(2):166-202
<正>本文上半部分已在本刊第55期(2022春季號)刊出四張蔭桓對國際形勢的預判耗時七月,耗帑數萬,只是去了英國參加慶典,未能談成“加稅”,且私自出訪俄、德、法三國;這有可能讓張蔭桓這樣如此“精明”且“不迂腐”的官僚,也在內心上感到過不去。於是,他精心結撰了一份奏摺,即“密陳各國情形摺”,說明其出訪各國的政治諸情,幷對國際形勢做出了預判。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中,清方组织的反攻一共有两次.其一是广州之战,1841年5月21日夜清军在珠江上小有攻势,第二天就被早有准备的英军反扑下去.  相似文献   
9.
拜读林增平教授的《近代湖湘文化试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获益非浅.林先生所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湘籍人士在中国的崭露,湖南在中国成为举足轻重的省份,皆为有理有力之论.特别是移民对湖南的作用一章,考据充分,论证完美,读之令人信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具体地研究该区域的政治乃至全国的政治,林先生的论文的意义也是重大而又深远的.但是,笔者对林先生的湖湘文化的实体、湖湘文化在维新至革命即戊戌至辛亥时期的作用诸论点,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林先生及其他各位师友.  相似文献   
10.
由中國史學會主編、翦伯贊等人編輯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是一套影響力很大的資料書.其第4册節錄了張之洞的《抱冰弟子記》:……某中丞素與齟齬,及罷官歸,語人曰:“為我致謝張公,吾父子惟有感激而已.”蓋力勸其勿附康黨,言之四次也.(按某中丞指義寧陳寶箴,其子陳三立也.)某中丞自負而偏執,論事多不愜,及去官里居,始悟在鄂之多誤.(按某中丞指瀏陽譚繼洵,譚嗣同之父也.)(《張文襄公全集》卷二二八及羅惇曧《賓退隨筆》)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