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位于洱海之东的宾川,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桑园河畔的白羊村遗址证明,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已有农耕部落的聚居村寨.汉晋以来,它是祖国西南益州郡、云南郡的一部分.隋唐之后,宾川为六诏之一的越析诏所在地,居民被称为东洱河蛮.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祝圣寺建寺100周年,在隆重庆祝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深切缅怀祝圣寺的创建者——中兴鸡足山的虚云大师。传说鸡足山是佛祖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也是迦叶继承佛祖衣钵、守衣入定以待弥勒的圣地。  相似文献   
3.
宾川有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宾居,宾居街西仁慈湖畔有座大王庙。庙里供的宾居大王姓张名敬,这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张敬是什么样的一尊神?有的说他协助观音降罗刹,开辟大理有功劳,观音封他为宾居大王。实际上,张敬是白族先民的宾居部落首领,南诏以后成为当地白族居民的本主。明代以后宾居坝区已经汉化,但村民仍按习惯崇祀张敬。宾居大王庙历经沧桑,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白族先民留下的一处古迹,它的历史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曹默庵(公元1900年——1976年),名翰文,宾川人,是解放前县里著名的才子,擅于诗。最近得读其遗著《默安诗抄》,想见其为人,不禁产生了敬仰之情。他的诗既有陶诗的自然韵味,又有杜诗的浓郁深沉,更可贵的是洋溢着陆诗那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地名被喻为"活化石",因为其中往往能找到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某些信息.宾川在明代以前是少数民族聚居杂处的地方,至今大部分已汉化,但仍留下了许多白语地名和彝语地名.有些白语地名也已汉化,但从它的变化过程中还可发现地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宗教文化的变迁等信息,推敲一下是很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6.
杨黼是大理著名的白族学者,著有白文《山花碑》,他晚年隐居佛教名山鸡足山十余年,但后人不知他究竟做了些什么,本文经过翔实的考释,探析他在鸡足山的所作所为,并提出《白古通纪》的作者就是杨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古代洱海周围是云南最早出现定居农耕部落的地区,至今还留下一些有关农耕的白语地名.探究一下被喻为"活化石"的地名,可以发现先民们留下的信息,证明洱海周嗣早就有农耕部落,他们创造了洱海地区的农耕文明.这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白族先民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8.
鸡足山罗汉壁西部有个古迹“杨黼洞“,或称“杨真人修真处“,是明初大理白族学者杨黼隐居的地方.杨黼自号“存诚道人“,李元阳曾为他写了一篇&;lt;存诚道人传&;gt;,范承勋&;lt;鸡足山志&;gt;把他列为“仙“流.其实,杨黼自号道人是他的伪装.他不是道士而是释儒,到鸡足山深研禅宗佛学理论,躲在岩洞里悄悄做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对鸡足山的兴盛发展,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