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为己之学”,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己如何做人,即完满成就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事业,其方法是反复诵读儒家典籍。清朝理学名臣曾国藩在《家书·教子书》中对其子纪泽、纪鸿等的读书、言行进行严格反复教导的言论,实际上证明了其读经即素质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读经之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唐宋间中国古代社会向后期过渡,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江集于武夷山一带,朱熹活动于武夷山50多年,他以儒学为主干,融合释,道,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的正宗地位,集濂,洛,关新儒学(理学)之大成,对古代曲籍进行新诠释,创立闽学,建立起完整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实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在闽,浙,赣交界之武夷山一带形成国家的新的文化重心。他把中国文化内圣成德之教推至成熟形态,由内圣而外王事功,格物穷理,萌发近代意识,开辟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宋,元间,朱子学由南至北而全国,汪洋澎湃以至东亚,成为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朱子学是近代文明的契机之一,是东方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朱熹、新儒学与现代化高令印一、"新儒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和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最概括地说,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东西两大类,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而东方文化则主要是根源于儒学。①儒学的发展有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为代表的原...  相似文献   
4.
随着唐宋间中国古代社会向后期过渡,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汇集于武夷山一带。朱熹活动于武夷山50多年。他以儒学为主干,融合释、道,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的正宗地位,集濂、洛、关新儒学(理学)之大成,对古代典籍进行新诠释,创立闽学,建立起完整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实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在闽、浙、赣交界之武夷山一带形成国家的新的文化重心。他把中国文化内圣成德之教推至成熟形态,由内圣而外王事功,格物穷理,萌发近代意识,开辟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宋、元间,朱子学由南至北而全国,汪洋澎湃以至东亚,成为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朱子学是近代文明的契机之一,是东方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何绵山教授撰写的《福建宗教文化》,经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资助,已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福建历来是一个宗教大省,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长期以来,福建尚缺乏一本全面研究这五大宗教的著作,使有兴趣探究、了解福建宗教者多有不便。何绵山教授《福建宗教文化》的出版,使这一缺憾得以弥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