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本文的资料数据全部来自1987年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此次比赛集中了奥运会水平的优秀选手,因此,所提供的数据是能说明问题的。一、形态(身高、体重)与年龄男子短跑运动员全部出场者的平均身高是:177.8/179.7cm(100m/200 m),平均、体重72.8/72.9kg,最大值:193cm/90kg,最小值160cm/53kg。创造9秒83世界纪录的本·约翰逊(加拿大)是180cm/75kg,9秒93的C·刘易斯是188/81。其中,参加决赛的8名选手平  相似文献   
2.
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现代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高,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总时间有时长达6个小时以上。比如日本马拉松名将一濑古利彦,每天要跑35—40公里。现代马拉松训练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重点突出大里程训练,澳洲、日本运动员被广泛接受,他们每周训练量为210—250公里,如克莱顿准备期达280—350公里。另一种是重点抓质量训练,如欧美运动员,他们是在越野跑的基础上增加场地训练。他们重视强度训练,训练量低于澳洲运动员,萨拉扎尔每周为110—130公里,罗杰斯为160—230公里,汤普森为160—200公里。总之,坚持长期的科学训练,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础。在我国马拉松运动员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内蒙为代表的耐力型运动员,一种是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市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调查、访问、试训与生理指标的测试,并与全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寻找差距,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我市中长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科学化训练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日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比较研究侯宝年编译ACOMPAPATIVESTUDYONPHYSICALACTIVITIESOFSTUDENTSINBETWEENCHINAANDJAPAN¥HouBaonian自1987~1989年,中日分别对中国的北京大学、清...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在掷链球时,链球出手前,要通过3圈或4圈的旋转,因而,在投掷链球时,为了精确地掌握人体与球的一系列运动,不仅要从侧面,也有必要从运动者的上方进行观察分析。过去有关投掷链球的研究中,虽然对球进行了从侧方和上方的分析,但对受试者一直是从侧面进行分析,未见有从上方的分析。因此,本研究拟根据拍摄的16mm胶片,从受试者的侧方和上方,分析受试者的动作和球的运动轨迹,以说明掷链球的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马拉松水平近年来虽有一些进步,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仍有不小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从事马拉松运动的人少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任何运动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无法实现的。1958年我国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数较多,使当时的成绩达到较高水平。美日等国马拉松水平能名列世界前茅,也是与这些国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分不开的。我国近年来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还很少,82年前的比赛仅局限于专业队,每次比赛只有几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