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新式学堂之一,它以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启了近代国防教育的先河。福州船政学堂的培养目标、教学管理活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表明了其国防教育思想,为中国近代国防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为当代国防教育留下了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艺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讲授方面,具有极强艺术性的讲授方式能够让学生感觉生动有趣且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学习主动性。这些优点对于高校的军事体育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加强高校军事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水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体育经济政策是国家作为在社会发展领域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它对国家政府发展和管理整个社会体育事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政策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应该结合国防教育的实际要求开展具体教学工作。"军事技能"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大其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应该将其充实起来。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军事技能教学重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当前高校教学现状进行了军事技能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提升高校体育军事技能教学水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AHP-SWOT方法分析我国竞技网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竞技网球的优势是举国体制培养+职业化竞赛模式,具有中国特色;劣势是我国网球职业化起步晚、基础差,职业化认识不够;机遇是培养体制的积极改革,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威胁是培养模式单一,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我国竞技网球可持续发展:优势(0.459)大于劣势(0.223),面临的外部机遇(0.231)大于威胁(0.088);发展战略: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优势)>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S-T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优势)>是W-T战略(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相似文献   
6.
国防教育是我国在高等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校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能够加强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爱国主义意识、集体主义意识以及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及教职员工对相关国防政策、先进军事科技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阐述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切实加强高校国防教育质量与总体水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功能未得到积极有效发挥,学生体育活动呈现失衡的状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低、时间少,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亟需通过军事化管理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规范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俞雅莲  李奇虎 《文教资料》2014,(18):146-150
体育和军事体育是在和平时期提高国防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和平是国家繁荣和稳定的重要思想保证。当代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能力,更要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军事体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当代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终身国防意识的形成,国防教育是挖掘体育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关键,军事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是进行国防教育的良好载体,有利于促进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当代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实现高校军事体育教学的科学有效,在军事体育教育指导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教学法,本文从现代教学方法出发,对高校军事体育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国防教育,补充和扩展到大学体育教学的功能及国防要求,发现在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军事教育体制不健全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对加强高校军事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科教育的回归,意味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入加速阶段.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高校本科教育的理念、模式、方式和方法都会发生变革.在实践中,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着导师指导意愿不强、导师高级职称偏少、导师类型相对单一、导师指导机制松散、导师激励手段有限等困境,阻碍和限制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作用和功能的发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强化学生职业规划的常态化和有效化手段,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需要在信念整合、师资强化、类型丰富、机制健全和激励完善等方面进行实践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