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2.
冯德宏 《收藏界》2014,(9):90-94
隶属于传统花鸟画的畜兽画科,在宋亡后,便乏人问津。元明以降,文人画愈受推崇。及至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艺术商品化、世俗化大潮的推动下,这一画科却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海上画坛,以狮虎、犬马,甚或熊象等走兽题材名世的画家,就有张善开、熊松泉、朱文侯、蔡鹤汀、蔡鹤洲、戈湘岚、殷梓湘、房虎卿等,北方则由津门刘奎龄、京华马晋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3.
冯德宏 《收藏》2013,(12):18-23
18世纪扬州画派的兴起,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场革命,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及至清晚期,陈崇光、吴让之的出现,就目渐式微的扬州画派而言,不啻于最后一缕耀眼的光芒,并成为继起的海上画派的重要来源之一。时光荏苒,曾经名重扬、沪两地的陈崇光及其艺术几近湮没。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能在形式技巧以及审美境界上基于传统而又突破樊篱,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经验与新风格的画家及其作品,必然能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陈崇光这位才睛斐然而际遇不佳的画家,列入以革新绘画为风尚的海上名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4.
冯德宏 《收藏》2014,(3):24-27
清晚期的海上画坛花鸟画创作,写意花鸟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若张熊、王礼、胡公寿、周闲、蒲华、“三任”及稍后的吴昌硕等,均逸笔草草,不事雕凿。  相似文献   
5.
6.
冯德宏 《收藏》2016,(1):26-31
何维朴为晚清民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其书法传承其祖何绍基衣钵,学颜真卿且融汉魏而成一体。又通经史碑学,兼精篆刻。何维朴以山水画著称,规抚"四王",尤善用"姿东"西庐(王时敏1592~1680年,晚号西庐老人)、麓台(王原祁1642~1715年,号麓台)笔蹊,独追大痴(黄公望)神髓,全得孤狷绝尘之文人画风。因干湿兼用而得苍...  相似文献   
7.
冯德宏 《收藏》2014,(4):90-93
没骨花鸟创始于北宋徐崇嗣,至清初恽南田趋于成熟。及至民国时期,吴湖帆的没骨法“吴装荷花”雍容艳雅,无与伦比,堪称画坛独步。影响所及,如弟子陆抑非、张守成,外孙女徐碉等,均有没骨法荷花画作传世,而以陆抑非没骨荷花得其师衣钵,又别树一帜。观陆氏荷花,“艳媚”过于其师,而仍未流于“俗媚”,达到了“艳”和“雅”之间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8.
冯德宏 《收藏》2014,(7):94-97
20世纪初,革新传统山水画之思潮发轫于画坛。吴湖帆、郑午昌、贺天健等海上画家试图求新于四王陈规之外,进而突出南宗藩篱。其画风似古实新,时入翕然从之。宗履谷承清末陆恢衣钵,深研传统,精擅六法。相较湖帆、午昌、天健而言,虽未能卓然出新,但从"四王吴恽"而上溯董巨,乃至王摩诘(王维),以清润笔墨、浅绛设色,臻于平淡隽雅、苍秀古朴之境,尽得"用神气生动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为高"之妙,近于吴待秋、吴子深、吴琴木、张石园等辈而有名于时。画风笔蹊介于琴木之清秀华滋、石园之苍古幽玄之间,故论其为民国海上传统画派殿军,应非过誉之辞。  相似文献   
9.
冯德宏 《收藏》2007,(7):92-93
2003年冬,我于无锡南弹寺一古玩店收得书画成扇一柄。正面扇画是早期海上画坛重要画家周闲于壬申年(1872年)所作,以水墨双钩画白色牡丹,没骨设色画红杜鹃。水墨双钩牡丹线条潇洒挺秀,湿笔画成,花瓣根部以淡墨稍加渲染,使得花朵更具立体感;设色没骨杜鹃为粉色,敷以白粉,艳而不俗。花叶也是用两种方式画之:一是“破墨法”,浓淡相破,饶有逸致;另一是用汁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