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08,(10):88-89
中国的青铜制镜经历了战国、汉、唐三个高峰期,之后出现的大都是黄铜镜。青铜镜作为青铜器的一个品种,凝聚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镜背上的铭文、珍禽异兽、花木虫鱼、仙凡人物乃至天地宇宙,构成了一幅幅奇妙的画卷,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可以说它是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日渐火爆,国内青铜镜的价格一路狂涨。但另一方面,随着青铜镜鉴定知识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造假设备的先进和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的参与,很多假铜镜出现在古玩市场上,令收藏爱好者防不胜防,因此,在市场的推动下就出现了鉴定热。  相似文献   
2.
尹钊  刁海军  傅克健  王颖 《收藏》2009,(3):142-143
在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中,灵璧石被排在首位,其形、声、色、纹、质、势六者兼备,早已名扬四海。宋代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将灵璧石排在第一位,谓其:“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象,或成峰峦,蜿蜒透空,其状妙有婉转之势,叩之铿然有声”。灵璧奇石早在殷周时期便有采集,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183;禹贡》中就有关于“泗滨浮磬”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兔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兔文化一直是中华文明源流中的一支,在文字、语言、文学、绘画、民俗中,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兔的形象无所不在。我们从古铜镜、汉画像石等历史载体中撷取了一部分兔的形象,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华兔文化,并以此祝福强大的祖国在兔年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令人心寒的一幕:一位老先生借高利贷购买了一大批"古代艺术品"。可是当他把带来的20多件"古代艺术品"放在专家面前,专家鉴定后告诉他这些东西全部是赝品。一位专家建议他以后不要再搞收藏,另一位专家建议他找水平高、有良心的专家给他掌掌眼。但当主持人问及他的感受时,他的回答居然是:  相似文献   
5.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10,(4):94-95
青铜器的精华大多集中在祭祀用器上,除此之外,日用青铜器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6.
不论朝代怎样变迁,玉制品的凝重,玉材质的通灵,始终是人们审美追随的对象。“君子比德于玉”几乎成为历代中国人修生养性的座右铭,也由于玉器集艺术和财富于一体,因而它也是极具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尹钊  刁海军 《收藏》2012,(7):161
在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令人心寒的一幕:一位老先生借高利贷购买了一大批"古代艺术品"。可是当他把带来的20多件"古代艺术品"放在专家面前,专家鉴定后告诉他这些东西全部是赝品。一位专家建议他以后不要再搞收藏,另一位专家建议他找水平高、有良心的专家给他掌掌眼。但当主持人问及他的感受时,他的回答居然是:"各人有个人  相似文献   
8.
草叶纹镜的出现,大致在汉文帝时期。其尺度有序,规整华美,形式多样,流行时间较长,到西汉晚期才逐渐少见草叶纹镜的身影。草叶纹镜是一个大的镜种,存世量较多。多数草叶纹镜尺寸较大,如图1铜镜直径达侣厘米。草叶纹镜的纹饰装饰有如下一些特点:1.草叶纹的位置、数量、造型一般都很规整,但也有一些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槌口隆康《古镜》中所著录的一面被称作"草叶纹支数之冠"的铜镜就是  相似文献   
9.
在徐州博物馆的展台上,放着一枚银质印章,印钮为一只正在爬行的小龟。印正方形,边长2.1厘米,通高1.7厘米,印台厚0.7厘米,钮高1厘米,重39克。龟昂首,四足挺立,背甲、腹田刻有纹饰,眼、鼻雕刻精致,腹下镂空。印台边角微残,周壁略有锈凹点,保存基本完整。  相似文献   
10.
汉镜撷英     
尹钊  刁海军  王红艳  张继超 《收藏》2013,(3):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