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享受运动乐趣是青少年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逻辑起点,虽然当前政策从宏观层面对运动乐趣进行引领,但具体的教学实施仍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撑。在分析我国1-12年级青少年运动乐趣强度、来源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理性应答。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5 600名青少年的运动乐趣强度、来源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乐趣强度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运动乐趣强度和运动乐趣来源具有强相关关系;青少年运动乐趣来源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以下学理性应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别的运动乐趣来源,并着重突出其最喜爱的运动乐趣来源;通过改变比赛规则、提供更多鼓励和赞赏等方式帮助女生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根据青少年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侧重不同维度运动乐趣来源的培养;根据1年级学生运动乐趣倾向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使其运动乐趣强度在较高水平不会下滑。  相似文献   
2.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已受到国家及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凸显了运动乐趣的重要性。明确培养青少年运动乐趣价值,厘清影响青少年运动乐趣提高的因素,并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运动乐趣提升策略,是使青少年真正能够乐在其中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运动乐趣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明确运动乐趣对青少年运动参与和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发现主观认知、个体差异和课堂氛围等因素能显著影响青少年运动乐趣。运动乐趣提升策略:1)创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2)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运动乐趣;3)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提高运动乐趣体验;4)充分发挥同伴和教师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运动乐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