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安庆 《收藏界》2014,(10):73-79
冠冕一代的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作为大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尽管毕生经历坎坷,但凭藉坚持不懈的努力修炼,艺术成就卓著,与八大山人、石豁、弘仁并誉为画坛“清初四僧”。笔者现以石涛晚年创作的《金陵怀古图》册为例,对其这类山水画艺术做一探讨。石涛(1641-约1718年),为明末全州(今广西桂林)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法名元济、原济,字石涛,号枝下叟、大滁子、清湘遗人、苦瓜和尚、耕心堂、耕心草堂、大滁草堂等。  相似文献   
2.
周安庆 《收藏界》2013,(7):95-99
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1881-1936年),毕生辛勤耕耘,奋笔勇往直前,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鲁迅虽非职业书法家,但他的艺术功底同样不凡,堪称近现代文人书法之翘楚,可惜长期以来为其文学成就的光环所遮掩,造成人们对此关注不够。因此,尽可能全面地了解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3.
周安庆  张宏 《收藏界》2012,(5):82-84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名川大山,古往今来一直倍受许多士子才人的追求与向往。从观山看水剑图画山川,中国传统山水画更多地赋予描绘对象以主观意尚和人生旨趣,可谓是一种富有哲理和人格化的绘画艺术。历史上文人、画家,送别戚友时诗画咏叹不绝,曾经留下不少的逸闻轶事。  相似文献   
4.
周安庆 《收藏界》2015,(3):88-94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定,而文坛画界却是异彩纷呈。在"正统派"醉心复古的沉闷气氛中,"金陵八家"等一批寓居江南的优秀画家,勇于探索变革、继往开来,以个性独特的丹青风貌翘然崛起……位列其间的吴宏心志高节,性情豪爽且富有侠气,画如其人,特立独行。尽管现存史料对其记述不多,但无疑亦是位值得一提的丹青高手。笔者现以吴宏的两幅代表作《燕矶晓望图》、《莫愁旷览图》为例,对其山水画艺术风格做一基本剖析。  相似文献   
5.
泱泱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建都金陵的南唐皇帝并非均为治理朝政的高手,不过在其三十多年的短暂岁月中,南唐传统书画艺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朝廷建立翰林图画院(史称"南唐画院"),聚集了一群杰出的画家。山水画"南宗"流派大家董源、巨然,花鸟画名家徐熙,人  相似文献   
6.
周安庆 《收藏》2013,(15):28-31
就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史而言,近现代书法艺术的总体状况水平或许要高当代一筹。然而在当代书坛中也不乏一些较有成就者,譬如像江苏的林散之、浙江的沙孟海和北京的启功等书法名家。他们各具风貌,艺术影响力皆较大。现就"南沙(孟海)北启(功)"的书法艺术及其作品市场交易状况作一基本评述。从事书艺之路我国浙江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乃传统书法艺术的重镇之  相似文献   
7.
周安庆 《收藏界》2011,(5):101-105
享誉"六朝金粉,十代故都"的金陵,山明水秀,形胜天成,历代名流俊彦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尽情领略山川风物之美。大概是受到宋人所绘《潇湘八景图》的影响,明代以降,不少有识之士相继以图画、诗文等形式,着力表现"金陵八景"、"金陵十六景"、"金陵二十四景"乃至"金陵四十八景"等。笔者在从事南京文化史研究时,收集到不少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
周安庆 《收藏界》2014,(5):80-86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论及这一时期的传统画坛,当时昆山(今属江苏)画家龚贤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位丹青高手,史上被誉为“金陵八家”魁首。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人们对中国绘画史的不断认识,龚贤的艺术成就即引起画界内外的较大关注,屡屡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绘画作品多以水墨表现为主,鲜作设色画。本文仅以他的《摄山栖霞图》及(《清凉环翠图》画卷为例,对其设色山水画艺术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对此能有一个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9.
周安庆 《收藏界》2012,(2):88-91
2010年6月12日,金陵古长干寺地宫阿育王塔中瘗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在南朝名刹栖霞寺重现于世,南京栖霞山再度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栖霞山,位于文化古城南京东北方向约40余里处。  相似文献   
10.
周安庆 《收藏界》2012,(11):57-61
我国现代著名国画家魏紫熙先生于2002年4月11日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旅途,在华夏历史文化名城金陵驾鹤仙去。他作为享誉20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等"新金陵画派"名家一起,为现代美术史册增添了辉煌的一页。魏紫熙1915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遂平县,17岁考入位于开封的河南艺术师范学校。1934年毕业后,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多年。巍巍壮观的太行浩气,给予了魏紫熙诸多的创作灵感,而故乡淳朴厚重的民情,则滋养着他的画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