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在体育教学问题上的一个争论焦点是教与学的问题。有人强调教 ,有人强调学 ,有人强调教与学并重。这些争论部分原因是对教学方法 (狭义 )的概念和分类认识不清造成的。本文通过有代表性的各国专家对教学方法描述的比较 ,对照体育中教学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分析各种教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争取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1 概念人类自从有了知识、经验的传递 ,就有了教学方法。千百年来 ,随着人类的发展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善、发展和建立。由于政治背景和文化发展趋向的不同 ,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的结果也不同。古今中外 ,随着时…  相似文献   
2.
唐晓雯 《科教文汇》2011,(27):104-104,133
新课程改革强调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本人在教学中从如何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和减轻学生的负担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古典主义造型艺术受17世纪理性主义美学思想所支配,在西方艺术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充满理性意味的艺术宫殿.本文分析这一时期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内涵与关联、承载理性之美的艺术表达以及理性主义美学精神的后世传承,力求把握古典主义造型艺术的内在逻辑,以期对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创作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笔者十余年来从事“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的教学,喜爱教师职业,乐意做青年学生的朋友。在结合专业教学做好基础与专业的接口,努力钻研并探索实践启发式教学方法,如何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等方面有些体会,拟与大家交流。 一、做好课前准备,把好备课关 在接受任何一个新专业的工程力学课之前,笔者都要下气力了解本专业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5.
<理论力学课程提纲>是理论力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文件.文章通过对<理论力学课程提纲>编写宗旨的确定、内容的设计和应用分析,提出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源于教师对课程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测技术和有限元计算,完成了双金属层合梁的试件制备、弯曲正应力的测试和数值分析.测得的弯曲正应力值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层梁的纯弯曲实验中引入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测试分析,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针对力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搞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接口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工程问题情境中,通过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答,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学习工程力学时,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和应付的状态;摆脱了从理论到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团结协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使这门古老的学科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国内外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每一位力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北京建工学院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工科力学系列课程改革试点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在更新教育思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雯  任艳荣 《教学研究》2006,(1):24-25,33
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工程问题情境中,通过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答,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学习工程力学时,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和应付的状态;摆脱了从理论到理论,理论脱离实际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团结协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