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以调适课程目标为起点,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进学习评价和建立网络课程等有效路径,着力解决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五重五轻"问题,是提升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社会认知偏差对教育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几种主要的社会认知偏差现象。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认知偏差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避免这些社会认知偏差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学活动区的学习活动,是我园幼儿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感知觉的训练,是科学活动区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所说的“自由感知”,是幼儿进入科学活动区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自发地认识事物及其有关属性的过程,是让幼儿通过最基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认识外部世界,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这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感知呢 ?本文结合科学活动区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根据活…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价值取向、培养模式与途径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或不利因素。以满足社会、企业、职业和个性需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与项目为载体、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和保障体系,是高职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钟会是荀济北从舅, 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 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 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 宅遂空废。  相似文献   
6.
晋明帝数岁,生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潜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车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雷雨前》,至今读来震撼人心。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同时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篇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斗士散文。1930年,走出苦闷彷徨的茅盾,毅然从日本返回祖国,重新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线,《雷雨前》就诞生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在文章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为人。一种教育之所以能称为"优质",一定是它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社会人"。笔者认为,一个优质的社会人应该具备两方面素质:一是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二是有深刻的生活幸福感。何为生存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在极具变化的社会各种场合,能够与他人相协调并能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生流失包括辍学学生和转出学生,康巴藏区呈现出少数民族学生辍学严重,汉族学生转出的普遍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民族文化、家庭结构、家庭文化、社区环境、学校教育缺陷是导致藏区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结合康巴藏区当前的教育现状与地区特点,提出控制学生流失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智能家电是目前家电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单片机对烤箱的智能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烤箱的工作特性以及电烤箱的附加值.产品中采用了电路中常见的滤波电路、电源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等各个模块电路作为电路硬件实现的载体,同时烤箱中采用了性价比较高的合泰的单片机进行控制,在程序控制中,采用了汇编程序进行了控制程序的编写,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以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