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体育   1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6月4日《中国环境报》第3版曾刊出一个醒目的标题:《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长期以来,在我国不少集邮报刊中,凡是介绍我国“世界遗产”邮票时,普遍使用“世界遗产名录”,而不使用“世界遗产目录”。这种以讹传讹的错误,经过近几年  相似文献   
2.
江苏江阴邮政局使用一种编号为“1122”的“信箱开出邮件退回批条”(见图)。《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上无此种式样,而上述编号应为“国内邮政快件收据”所用。  相似文献   
3.
平信捆把,是邮政封发中的一道工序。每捆平信夹一张“平信捆把”签。笔者把几种不同“平信捆把”签介  相似文献   
4.
2000年第1期刊出《邮件袋牌》一文。现再补充3种: 一、特快袋牌 (邮特2009),内装国内特快邮件,85×50mm,白底红字和红色宽斜纹。 二、商包袋牌 (邮1219),内装商业部门的货物包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前,鞍钢日报社自办发行一种报纸,以纸质包裹邮件形式寄往全国各地。为了减少交寄时间,报社把“纸包条形码标签’印在信封正面右上角。  相似文献   
6.
“回音卡”,作为一项邮政业务,自从1995年11月1日开办以来,为邮政用户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对此,笔者谈点浅见,供邮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收集到一种“退还/补收邮费收据”(见图),业务单式编号为“邮1616”。 这种收据上列有8项退还/补收邮费的内容,其中,补收为5项,退还仅1项,另有2项供填写。  相似文献   
8.
随着邮政业务操作从手工逐步向电脑化渐进的同时,国内包裹详情单也在逐步发生变化。70年代,按照邮电部规定,国内包裹详情单使用统一的“邮1106”式。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1日起国内邮件全面提速。之后,北京报刊发行局使用一种电脑打印的“报纸”袋牌(图1)。此袋牌白底浅粉红色,袋牌上所有项目文字均由电脑用黑色油墨打印。  相似文献   
10.
“回音卡”这项邮政业务,在邮电部没有决定正式开办之前,我国就有少数地方的邮电局就开始率先印制和使用。由于当时没有统一规定的名称,有的叫“回音卡”,也有的叫“回音片”。因此,“回音卡”与“回音片”就成了一对孪生兄弟。笔者在收集中得到了一枚空白的没有使用的“回音片”。由于该片收集的时间很长了,笔者现在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