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初中时,我就欣赏到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范曾先生所绘《鲁迅小说插图集》中的几幅。彼时的课本不像现在这样,是很少有插图的,所以印象极深刻。 有人说,渎文字之类的原著,不可有插图,否则会把读者的目光吸引走。这种看法,基本上没有道理,就是不配插图,读者的眼光或者心思,该走的照样走远。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西山深处的一个庭院里,居住着一代风云人物侯一民,他似乎已经与世隔绝。那里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是展厅,陈列着他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散发着他独特的人生理想与艺术性格。  相似文献   
3.
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从来就紧密相连,其关捩所在,是"心".艺术与市场,既要分开来谈论,又要结合起来研究.艺术行为是一个过程,其间存在多个环节.职业艺术家深化了艺术行为,也拓展了艺术市场.理论与实践,是艺术行为的"两足".艺术市场浮沉着艺术的前途,改写着艺术史."买"与"卖"是对等的,价值的"公正认定",由市场交易价格体现.市场行情,不仅仅是经济的外貌,更是人心的晴雨表.寻求知音,艺术家需要,收藏家也需要.人的需求,层次攀升,心理消费乃是最高境界.心鉴,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根基.当代艺术创作琳琅满目,艺术市场波谲云诡,致使人心不稳,见异思迁."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定"当然可以直指周围环境,但重要的,还是要指望自己的心.提倡和实践"心鉴",由知之而好之而乐之,那么,关于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的一切技术性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由文字般若而观照般若而实相般若,由实到虚,为道日损,剥落掉诸多假象与尘垢之后,会逐渐接近本真.经由耳鉴、眼鉴到心鉴,是文明与境界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读到月照上人的《吉祥之光,和谐奥运》新作,我着实兴奋不已. "飞天奥运五环"--用传统的人物飞天来造型,组成奥运五环标志,是月照上人的创意与发明. 记得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月照上人过我的画室谈艺,当时我正创作《东方之光》巨作,画面上是九十九只仙鹤,昭示祥瑞,预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获成功.我一向倾慕月照上人的线捕人物画,独领风骚,在当代艺术界享有盛誉,那是中同传统艺术的精华,是水墨线条的巅峰;于是我忽然对上人说,假如你也来画一幅大画,祝贺北京奥运会,将画什么、怎么画呢?  相似文献   
5.
周汝昌先生,当代大学者、知名的红学家、艺术大师.外面都知道他是红学家,其实,他的才学不仅仅局限在"红学"一隅,更在思想、哲学、美学以及中国文论、艺论、考据等方方面面深有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杭州的知味观吃饭、喝茶,身边近处,便是波光荡漾的西湖,秀色亦可餐,那种情境,自然令人难以忘怀。随手翻阅一本画册,是画家吴山明的,封面是他的写真照片。提及这位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人  相似文献   
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对待文化艺术的背景知识,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其中所包含的辩证意味,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观的与客观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等等。  相似文献   
8.
崔自默 《收藏》2006,(3):202-203
周逢俊是我知道的少有的才气卓荦的画家,起初“见识”周逢俊,是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当时眼前一片氤氲之气,盈然盎然。观其山水画,从布局谋篇到用笔、落墨、林泉高致、纡徐委曲,取法了古代名贤的很多特点和长处,有实境感,在有限的空间内,能推远&;#183;能深入。气息清幽、远静,虽然偶尔也设色于林间石上,但仍然不失其雅洁与清脱之韵味。  相似文献   
9.
"鱼王"徐元善于用笔墨讲述恬淡游憩于世间的鱼儿们的故事。庄子说,"虚己以游世"。徐元从鱼儿们的身上,看到了它们虚己素朴的灵魂和任运悠游的生活姿态,于是它们最终成了徐元的水墨故事的主角。徐元1949年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广西省桂林  相似文献   
10.
墨客:你好。见到你很高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