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体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1949.10.1~1969.3.31)四、单式编码为"邮3005"的"中国人民邮政收款回帖"1958年后半年邮电部为适应当时"大跃进"形势,对邮电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正并试行,最终在1959年4月出台了新中国第一个《各类邮件处理规则》(草稿)并于9月通知试行。同时新的"信汇"制度也于1959年1月1日开始执行。1960年初邮电部把试行的《各类邮件处理规则》进行修改后,正式下发执行。根据此规则同时对国内、国际的邮电业务单式的格式和编码进行了修订。单式的编码由原来  相似文献   
2.
《西周·毛公鼎》邮票(实际应称《西周·毛公鼎铭文》邮票)是第一枚在未发行前就四见其图稿的邮票;是第一枚未按已公布图稿面目出现的邮票;也是第一枚在邮票图稿中就出现文字错误而正式发行时未予纠正的邮票。  相似文献   
3.
读《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刘堂伟先生文章《回执的作用》(以下简称刘文),刘先生对回执的作用与使用的关系,以及邮政人员对回执业务的处理作了很好的诠释。但对回执的格式、编码、铭记的历史沿革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正"汇票收款回帖"是邮政部门制备的一种单式,供有需求的用户在汇款时填写,在按规定交付了回帖资费后,随同汇票(定额或普通汇票)寄给收款人,收款人兑取了汇票后即在回帖上签字盖章,再由邮局退回收款人作为收到汇款的证据。它的作用和双挂号使用的"收件回执"的作用是一样的。回帖这项在邮政汇兑中产生的业务在清代邮政、中华邮政时期就有了,人民邮政在汇兑业务中也沿用下来。现就笔者掌握的新中国国内"汇票收款回帖"业务第一阶段(1949.10.1~1969.3.31)的实物资料,就其单式的沿革及使用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读魏裕民先生《“文”字邮票邮政铭记的变化》(集邮博览2004.2)一文,笔者很是得益。然而对魏先生“毛体邮政铭记的来历”中关于是用哪几款毛泽东手迹拼接铭记却有不同的看法。魏先生说:“文1、文2邮票上邮政铭记选自毛泽东为1965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青年报》重新题写的报头”(图1)。还说毛泽东“也为  相似文献   
6.
"文"字邮票有12套的邮政铭记使用的是用毛泽东同志手迹拼合的"中国人民邮政"六字。其中"中国"两字,先后两次选用了毛泽东为《中国青年》题写的刊名。笔者在考证"毛体"邮政铭记来历的同时,也对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刊名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