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桥静  张炜炜 《文教资料》2011,(29):169-17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就文化程度较高,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加强引导,创新工作,把握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向,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2.
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的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几只白鹭,静静的立在绿荷丛中,优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皇贵胄的尊严气象.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析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绿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建立在对黑格尔等前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市民社会的实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者是既分离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超越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时候,也是阶级和剥削消亡的时候。同时,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也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概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是人类进行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学前儿童虽然缺乏用科学的语言对认知对象进行概括的能力,但已具备了在成人的启发下,对其熟悉的认知对象归纳出共同特征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概念,可以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儿童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抽象能力的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认知对象的共同特征加以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首先要对认知对象进行认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找出其本质特征,因而概念形成的过  相似文献   
5.
张炜炜 《文教资料》2010,(35):177-178
随着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留学生管理已成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文化冲突"的概念,分析了"文化冲突"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并从留学生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管理者三方面对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炜炜 《文教资料》2010,(30):213-215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而日益凸显,因大学生不能合理使用计算机网络而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正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就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未来几年将有大批的幼儿园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为提高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实效性,本文认为职业规划是新教师园本培训不可或缺的前置条件,并从幼儿园新教师职业规划制定的依据、流程、内容以及基于职业规划的新教师园本培训内容的构建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用的方式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以此来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因此,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也就成为了众多学校英语教学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当前英语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导致学生阅读出现问题。笔者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阅读出现的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希望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老舍的“语文教师”经历对其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学经典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并对其文学创作在语言更新、资料积累、思想锤炼、经济等方面都给予了诸多支持。以此说明“语文教师”身份对其文学创作实绩具有奠基作用,对老舍来说,“语文教师”身份与文学“写家”是其不可分离的两个分身。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老舍的教学名篇《在烈日与暴雨下》与其原文《骆驼祥子》在语言上存在诸多差异,教材编者对文章的段落、句式、词语都做了很大的变动。一方面,教学名篇《在烈日与暴雨下》比原文语言方面更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但一方面在文章意蕴、句式变更还有词语选择上所做的删改在语文教育界和文学研究界均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