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9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的鳞片     
曹玉茹 《垂钓》2001,(12):58-59
当我们解剖大鲤鱼的时候,首先要把它身上的鳞片刮掉,所以鲤鱼的鳞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属于圆鳞。鱼的鳞片可分为四种: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相似文献   
2.
话说鱼眼     
曹玉茹 《中国钓鱼》2001,(11):45-46
我们每个人都看到过鱼儿在水中游动时的情景,它那圆鼓鼓的大眼睛在一刻不停地搜索着什么。其实大部分鱼类和我们人类的眼睛很相似。在眼球的最前面是一层透明膜,叫角膜。在角膜内有水晶体和网膜,而水晶体是一个透明像玻璃的圆球,生在眼球里面。网膜则在水晶体的背后,上面有丰富  相似文献   
3.
曹玉茹 《中国钓鱼》2000,(11):43-43
大家都知道鱼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是随着水温的改变而变化。不过也的确有一些鱼类能经受住稍热和较冷的水而不致死去。  相似文献   
4.
鱼鳔的功用     
鱼鳔是由位于鱼消化道和肾脏之间的一个突出的小囊长大而成。它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富于胶质,表面光滑而有光泽,仅靠一条细长的鳔管和消化道相连接。鳔内充满了气体,通常为氮、氧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不过淡水鱼是以氮气为主,而成水鱼则以氧气为主。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菜市场里所看到的各种鱼类,它们都是暗灰色的,甚至在博物馆内看到的鱼类标本也同样是暗淡苍白的颜色。由此给人们一种错觉:除了金鱼、热带鱼等个别种类以外,绝大多数鱼类的体色是千篇一律的。甚至还有人认为鱼类的体色更足小能和鸟类、蝴蝶相比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发光     
潜水员潜到深海处,那里是一片漆黑,然而竟有一团团绿光在闪烁。啊!原来这是一条角鲨。在角鲨的皮肤里散布着许多结构简单、体积极小的发光器,能发出强烈的绿光。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如有的鱼类能往外放电。在能发电的鱼类中,电鳗可称为“冠军”。它能放出500伏特甚至超过800伏特的高压电流。这么强的电流,足以击毙水中的各种动物,即使是强大凶猛的鳄鱼,也常常因捕食电鳗而被击中。所以说捕捉发电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8.
在海洋中生活着将近20多万种动物,大到蓝鲸、鲨鱼,小到水母、小虾,弱肉强食、你争我夺,如果没有点独特的自卫能力,想在大海里生存下去可真不那么容易。那些在海洋里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的小动物们独特的防卫本领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呢!  相似文献   
9.
鱼类的呼吸     
任何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 不断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鱼类也同样要进行这样的气体交换,只是方式不同。陆生脊椎动物是靠肺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鱼类则利用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那么鱼类到底是怎么进行呼吸的呢?有的人看到水池里的鱼,嘴巴一张一合,便以为鱼是在呼吸;还有的人认为鱼也像人一样,用鼻子呼吸,这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的。鱼类虽然有鼻子,但它的鼻子只是一种嗅觉器官,而且不和口腔相通。鱼类是靠嘴和鳃盖的运动使水出入鳃部管呼吸作用的。鳃盖下面的鳃是由梳子状整齐排列的鳃丝组成的,鳃丝的两侧又排列着鳃小…  相似文献   
10.
鱼类的皮肤     
鱼类的皮肤其实和其他脊椎动 物的皮肤一样,有两大层:外面一层薄膜叫表皮,里面一层较厚的叫真皮。此外,鱼类的皮肤还有一种特别的腺体,能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使皮肤富有黏滑性。黏液随鱼的种类不同,在数量及组成成分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将一尾百鳗放在一只水桶里,水很快会变成乳白色的胶状液,其他的鱼类就没有这种现象。 鱼类的皮肤外面包围着不同的鳞片,这些鳞片是依靠身体组织中的钙质渐次沉积于真皮中形成的。鱼鳞起到了保护皮肤的作用。 一般来说,鱼的鳞片可分为四种;盾鳞、圆鳞、栉鳞和硬鳞。 盾鳞:是埋在皮肤内的骨质基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