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些心理效应,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如能正确认识并有意识地利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育效果。进门槛效应1975年,心理学家 D·H·查尔迪尼做了一个实验:他代替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对一些人提出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另一些人则没有说这句话。结果,前者的募捐比后者多两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向一般人提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人  相似文献   
3.
于右任(1879-1964)和宋教仁(1882-1913),都是中国同盟会早期重要骨干,又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4.
弄堂是江南古镇的一大特色。黎里古镇的弄堂十分典型。本文以黎里古镇为例,回顾了弄堂的历史成因、种类名称、特定的功能并剖析了与陪弄、备弄、避弄诸名称相关的弄堂文化。  相似文献   
5.
柳亚子挽孙中山三对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5年5月3日,以柳亚子先生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在黎里镇召开了吴江县追悼孙中山先生的大会。5月16日柳亚子在他创办的《新黎里》报出了整整八个版面的特刊,记载这宏大而又隆重的盛况。就在这《新黎里》报上,刊发了柳亚子撰写的三副挽联:  相似文献   
6.
金诵盘(1894-1958)出生于吴江县黎里镇杨墅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以悬壶济世为业.金诵盘自小接受救世济民思想的熏陶,立志学医,普救众生.少年时期,金诵盘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刻苦攻读,中西医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姚鹓雏辗转来到重庆,在于左任的监察院供职.1942年,柳诒徵也来到了重庆,居住在嘉陵江畔的柏溪.可是二人一直没有接上关系.直到1944年冬,姚鹓雏终于从报纸上知道了柳诒徽的消息,欣喜之余,提笔作诗四首:  相似文献   
8.
正爱国诗人柳亚子(1887-1958)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北厍大胜村,自12岁跟随父母迁居黎里镇周寿恩堂(现辟为柳亚子纪念馆)居住,至1927年因反对蒋介石遭到通缉被迫东渡日本,他在黎里镇生活了整整29年。在这里,他创办并实际领导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创办了《新黎里》报。留在家乡档案馆里的泛黄的资料,纪录了柳亚子早年的抱负与作为。  相似文献   
9.
白蕉 最近,在朋友家里,笔者看到了白蕉书就的一柄扇面,上面是:"天下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有二苦,黄连苦,贫穷更苦;有二薄,春冰薄,人情更薄;有二险,江湖险,人心更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