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潘杏平 《江苏高教》2007,(1):154-154
主体性发展既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主体性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模式分析的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大学体育的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要以激发学生情绪为基础,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师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共同体验、讨论和创造.其宗旨是:确立"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养护与锻炼并重,进行健康监测和健康教育,重在强身健体并掌握体育保健、卫生知识,体现"多功能"的特点;要实施"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能力.为此,主体性发展的大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三方面建构: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加强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工作,我们对江苏省41所高校1—2年级的750名男女学生(男405名,女129名)。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一、运动损伤的总体情况在抽样调查的750名学生中,运动损伤的人数达534人,损伤占调查总数的85.96%。由此可见,学生的运动损伤是相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1.为片面迫求升学率,不少学校削砍高中的体育课,导致学生体质弱、体育基础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杏平 《江苏高教》2006,(2):150-151
所谓学校精神,就是指学校在长期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活动中经过倡导和培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具有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向上、规范学校行为的群体意识。它包括学校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观、传统习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信念和精神风貌等。学校精神说到底,就是“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精神的涵义及其待征所谓学校精神,就是指学校在长期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活动中经过倡导和培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具有激励教职员工奋发向上、规范学校行为的群体意识。它包括学校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观、传统习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信念和精神风貌等。学校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1.学校教职工的个性能得以充分发展。学校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为教职工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认为人的个性能充分发展是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前提。而人的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程度则是衡量学校有无活力,以及活力大小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江苏高校一千多名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之现状及成因,同时提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及举措。  相似文献   
7.
人的大部分生活、生产劳动,常用的姿势基本是站或坐。身体的主要重量是通过身体中部直接或经下肢传至支撑面,并由支撑面将反作用力通过身体中部传递或分散,身体中部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常人一生中站姿或坐姿时,身体的总负荷量最大。在健身锻炼时,对身体中部的锻炼应和身体其他部位或系统得到同样的重视。介绍了练习身体中部柔韧性、灵活性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杏平 《江苏高教》2005,(2):137-138
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致力于构建大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真正使教学评价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不仅是对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提出的明确要求,而且是基于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难以适应教学素质化发展需要的必然,其目的在于构建和运用发展性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功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