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凌  潘锦云 《滁州学院学报》2011,13(1):58-60,69
由于带来隐性知识共享,地理集聚曾经对企业集群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集群的自身的生长,集群规模日渐扩大,隐性知识共享逐渐消亡,集聚的动因不复存在,同时,集聚导致知识交换的内趋化。因此地理集聚这一传统优势正渐渐为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地理集聚在集群发展的过程中由推动变为制约的动态过程,并提出破解地理集聚制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从未停止过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国外学者对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研究主要在为农业提供高科技、信息化服务以及其他生产服务方面。国内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多,但研究历史较短,未形成系统。学界应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机理等领域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安徽舒城杭埠镇的土地以转包和转让方式进行流转,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合肥市郊大圩镇的土地以出租和股份合作方式流转,主要为合肥市服务。土地流转自发性强,农民"乡土"情结浓郁是导致农村土地"流"而不"转"的重要原因。土地流转应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一致,土地产权应分解为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城郊镇与非城郊镇土地流转应分类指导,并与城镇化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4.
摆脱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应有之义,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组织领导、实施策略、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和政策延伸性,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与...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4-2014年安庆市进口、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借助协整及Granger检验等计量手段对三者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在安庆经济增长中,进口与出口的作用都显著。建议进一步拓宽领域,扩大进口,促进贸易结构平衡;千方百计促使出口市场更趋多元化;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强企业外贸主体。  相似文献   
6.
情景模拟教学法被广泛使用于应用性课程教学,并且要求其模拟内容应属于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重视使用案例教学方法、重视实践环节教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是应用性课程的教学特征与必然要求,而情景模拟教学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契合了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改革中应坚持遵循教学规律、由繁到简和服务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各自蓬勃发展几十年之后,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产城分离发展现象愈发普遍,有产无城和有城无产导致大量"鬼城"和"睡城"出现,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带建设都是产城融合发展的积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完善产城融合的理论体系,促进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主体缺失、经济、思想和认识等特殊困境,所以特殊的区情决定了中部新农村建设道路要有新思路。为此,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三农”现代化激活和提升农业生产力上;中部新农村建设要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发展环境.入世后,中小企业将获得国民待遇,并将在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外大公司竞争中坐收渔翁之利.政府应尽快给中小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多渠道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金融抑制现象严重、农业保险体系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经营风险大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发展。要使农村金融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完善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